欢迎访问爱诗意网!
欢迎访问爱诗意网!
拓跋健(?―441年),明元帝拓跋嗣之子,太武帝拓跋焘异母弟,母尹夫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将领,封永昌王,官至抚军大将军。拓跋健身材高大强壮,善于骑射,通晓兵法,征战各处常立大功。才能技艺与陈留桓王拓跋虔相等,但智谋却超过他。拓跋健先后率军打败大夏皇帝赫连昌,攻克北燕建德,攻打北燕和龙,平定西河胡
景穆帝拓跋晃及南安隐王拓跋余之兄弟。拓跋建于太平真君三年(442年)被封为楚王,正平二年(452年)改封广阳王。同年广阳王薨,以“简”为谥,是为广阳简王。
西魏恭帝拓跋廓(537年―557年),鲜卑族,汉名元廓,西魏文帝元宝炬第四子,西魏废帝元钦异母弟,南北朝时期西魏最后一位皇帝,554年―556年在位。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授予太学助教。西魏恭帝三年(557年),掌握军事大权的宇文护废掉西魏恭帝,立宇文觉为帝,建立北周政权,西魏灭亡。
拓跋良,乐安王拓跋范长子。世祖未有子,尝曰“兄弟之子犹子也。”亲抚养之。长而壮勇多知,常参军国大计。高宗时,袭王。拜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为内都大官。薨,谥曰简王。
拓跋洛侯(?-461年),景穆帝拓跋晃之子,文成帝拓跋濬异母弟,生母不详。和平二年(461年),被封为广平王。同年去世,谥号殇王。因拓跋洛侯无子,以兄弟阳平幽王拓跋新成第五子元匡(拓跋匡)嗣后,袭其爵位。
安丰王拓跋猛,字季烈,文成皇帝子。太和五年封,加侍中。出为和龙镇都大将、营州刺史。猛宽仁雄毅,甚有威略,戎夷畏爱之。薨于州。赠太尉,谥曰匡。
拓跋那(?-451年),鲜卑名阿斗埿,官至中都大官、仪同三司,爵封高凉王,北魏宗室成员,太武帝时期将领,个性骁勇善战,在太武帝后期曾经多次领兵对外作战。
拓跋丕(?-444年),明元帝拓跋嗣次子,太武帝拓跋焘异母弟,母大慕容夫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将领,封乐平王,官至车骑大将军、骠骑大将军。拓跋丕少有才干,受人称赞。其父明元帝喜爱他的才能气量,对他格外优待看重。拓跋丕两次随军攻打北燕,皆立战功。北魏消灭北燕后,北燕皇帝冯弘投奔高句丽,太武帝让高句丽
拓跋平原,拓跋提长子,袭爵。忠果有智略。显祖时,蠕蠕犯塞,从驾击之,平原战功居多。拜假节、都督齐兖二州诸军事、镇南将军、齐州刺史。善于怀抚,边民归附者千有余家。
拓跋虔(?-396年),鲜卑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纥根之子,道武帝拓跋珪的堂弟,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将领。
河间王拓跋若,字叔儒,文成皇帝子。年十六,未封而薨,追封河间,谥曰孝。诏京兆康王子太安为后。太安于若为从弟,非相后之义,废之,以齐郡王子琛继。
拓跋寔君(?-376年),一作拓跋实君,鲜卑族,代国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庶长子,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伯父。拓跋寔君禀性愚昧,残忍无仁道。建国三年(340年),拓跋什翼犍将新归顺的百姓分成南、北二部,各自设置大人监察,拓跋寔君负责监察南部。当初,拓跋什翼犍因弟弟拓跋孤推让君主之位给他,便将一半国土授予他。拓
拓跋他(416年―488年),一作拓跋佗,鲜卑族,道武帝拓跋珪之孙,阳平王拓跋熙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将领。拓跋他身高八尺,身材相貌俊美,性格谨慎忠厚,武艺过人。初袭父爵为阳平王。延和三年(434年),随太武帝拓跋焘平定山胡人白龙叛乱,因功改封临淮王,任镇东将军。不久改封淮南王,任都督豫洛河南诸
临淮王拓跋谭,真君三年封燕王,拜侍中,参都曹事。后改封临淮王。世祖南讨,授中军大将军。先是,刘义隆以邹山险固,有荣胡家,乃积粮为守御之备。谭率众攻之,获米三十万以供军储。义隆恃淮之阻,素不设备。谭造筏数十,潜军而济。贼众惊溃,遂斩其将胡崇,贼首万余级。薨,谥宣王。
拓跋提,河南王拓跋曜之子,骁烈有父风。世祖时,袭爵,改封颍川王。迎昭仪于塞北,时年十六,有夙成之量,殊域敬焉。后改封武昌。拜使持节、镇东大将军、平原镇都大将。在任十年,大著威名。后与淮南王拓跋他讨平吐京叛胡,迁使持节、车骑大将军、统万镇都大将,赐马百匹,羊千口,甚见宠待。太安元年薨,年四十七,谥曰成
拓跋万寿(?-462年),北魏景穆帝(追谥)拓跋晃之子,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弟弟,生母不详。和平三年(462年),被封为乐浪王(《北史》作乐良王),并拜征东大将军,镇守和龙。拓跋万寿性贪婪暴戾,同年(462年)正月癸未日,在远征归还的途中忧伤而死,谥号厉王。
济阴王拓跋小新成,景穆皇帝之子,和平二年封。颇有武略。库莫奚侵扰,诏新成率众讨之。新成乃多为毒酒,贼既渐逼,便弃营而去。贼至,喜而竞饮,聊无所备。遂简轻骑,因醉纵击,俘馘甚多。后位外都大官。薨,赠大将军,谥曰惠公。
拓跋新成?(-470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孙,景穆帝拓跋晃次子,文成帝拓跋濬之弟。生母袁椒房。历史上称阳平幽王。
安定王拓跋休,景穆皇帝之子,皇兴二年封,拜征南大将军、外都大官。休少而聪慧,治断有称。高祖初,库莫奚寇边,以休为使持节、侍中、都督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领护东夷校尉、仪同三司、和龙镇将。休抚防有方,贼乃款附。入为中都大官。蠕蠕犯塞,出为使持节、征北大将军、抚冥镇大将。休身先将士,击虏退之。入为内都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