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诗意网!

首页 > 苏洵

  • 苏洵简介_北宋文学家_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_苏洵个人资料

    苏洵简介_北宋文学家_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_苏洵个人资料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

    浏览:117 历史 苏洵
  • 《木假山记》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木假山记》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木假山记  苏洵 〔宋代〕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

    浏览:1974 诗词知识 宋朝 苏洵
  • 苏洵《九日和韩魏公》:反映了宋代失意文人的苦闷精神

    苏洵《九日和韩魏公》:反映了宋代失意文人的苦闷精神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浏览:518 诗词知识 苏洵 《九日和韩魏公》
  • 苏洵《游嘉州龙岩》:全诗感情沉郁,格调比较苍凉

    苏洵《游嘉州龙岩》:全诗感情沉郁,格调比较苍凉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浏览:1149 诗词知识 苏洵 《游嘉州龙岩》
  • 苏洵《九日和韩魏公》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该如何赏析?

    苏洵《九日和韩魏公》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该如何赏析?

      苏洵《九日和韩魏公》,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九日和韩魏公  苏洵 〔宋代〕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

    浏览:520 诗词知识 苏洵 北宋
  • 苏洵简介-苏洵的资料及生平事迹,诗词作品

    苏洵所属朝代:宋代人物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苏洵简介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

    浏览:1975 诗人大全 苏洵
  • 苏洵《九日和韩魏公》原文翻译及赏析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翻译: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才如我垂久老矣竟忝列先生的门下,金灿灿的酒器映

    浏览:838 诗词大全 苏洵 九日 重阳节
  • 苏洵《心术》文言文及翻译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

    浏览:774 诗词大全 苏洵 古文观止
  • 苏洵《张益州画像记》文言文及翻译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

    浏览:1928 诗词大全 苏洵 古文观止
  • 苏洵《管仲论》文言文及翻译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

    浏览:1690 诗词大全 苏洵 古文观止
  • 苏洵《辨奸论》文言文及翻译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

    浏览:539 诗词大全 苏洵 古文观止
  • 苏洵《六国论》文言文及翻译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

    浏览:509 诗词大全 苏洵 古文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