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诗意网!
欢迎访问爱诗意网!
跋陀罗尊者——过江罗汉身负经卷、东渡传经 跋山涉水、普渡众生跋陀罗三字,意译是贤,但这位罗汉取名跋陀罗,是另有原因。原来印度有一种稀有的树木,名叫跋陀罗。他的母亲怀孕临盆,是在跋陀罗树下产下他的,因此就为他取名跋陀罗,并将他送去寺门出家。
苏频陀尊者驻山王布赫拉。双手握经。生于竹叶地,父为富有长者。刚生下来时,全身长满毒痈,尽管父亲全力医治,但仍未痊愈。全家人因此感到羞愧,用衣服遮盖,故名掩藏。一天,听说舍卫城有许多名医,与友同往,正好遇到世尊,从其出家,并受具足戒。从此,不要说疾病,就连三毒彻底根绝,得阿罗汉果。若依此尊,业果不欺,
宾头卢尊者,十八罗汉之一,全名宾头卢·颇罗堕,又名坐鹿罗汉,其名译为「不动利根」,如如不动,利根坚固。现童颜白发长眉笑面之相。尊者曾为优婆填王之大臣,机缘成熟,看破放下,出家修道,证六神通。尊者曾以显神通于世人之前,受佛陀呵责,不许住于阎浮提,令至西瞿耶尼洲施化,后虽听还,而不许其入于涅盘,为末法之
虢国夫人(?年—756年)是唐玄宗李隆基宠妃杨玉环的三姐,唐朝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县)人。她早年随父居住在蜀中,也有才貌。长成后嫁裴氏为妻,裴氏早亡。杨贵妃得宠于唐玄宗以后,因怀念姐姐,请求唐玄宗将虢国夫人和杨贵妃的另两个姐姐一起迎入京师。唐玄宗称杨贵妃的三个姐姐为姨,并赐以住宅,天宝初年分封她们三
韩国夫人(623年—665年10月前)武顺,字(缺一字,可能是明)则,太原寿阳人,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女,母为荣国夫人杨氏,是武则天的同母姐姐。武顺初嫁贺兰越石,育有一子贺兰敏之,一女贺兰氏。贺兰越石死后,因武则天在宫中,武顺也经常出入宫禁,与唐高宗李治通奸。她的女儿亦被高宗所宠幸。武顺死后,被追封为
新城公主(634年-663年),唐太宗最幼女,母文德皇后长孙氏。生于贞观八年(634年),贞观十六年(642年)八月二十日,封衡山郡公主得实封不久又増赋。贞观十七年(643年),许配魏征长子魏叔玉。同年,婚事取消。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二月六日下嫁长孙诠(也作铨),因太宗于五月去世,婚礼中断。永徽
同安公主,唐世祖元皇帝李昞女,生母元贞皇后独孤氏,唐高祖李渊的同母妹。嫁有唐一代第一等的高门大姓太原王氏(祈县王氏),公爹叫王秉(《公主传》作王柬,误),曾任隋朝司徒,谥定;丈夫叫王裕,武德初任隋州刺史(从三品),后官至开府仪同三司。
颉利可汗(579年―634年),突厥族,姓阿史那氏,名咄苾,启民可汗之子,东突厥可汗。620年,继其兄处罗为颉利可汗,复以其后母隋朝义成公主为妻。颉利可汗初承父兄基业,兵马强盛,阻挠唐朝统一。后又连年侵唐边地,杀掠吏民,劫夺财物。唐初定中原之时,无力征讨。其于626年再度入侵,唐太宗亲临渭水,与颉利
李淳风(602-670),终年68岁,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家学者,岐州雍人(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精通天文、历算、阴阳之说。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李淳风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力定级的人。李淳风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等。其父李播,隋朝
蓝采和是汉族民间及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唐朝人,今重庆江津白沙镇永兴大圆洞得道成仙。陆游在《南唐书》中说他是唐末逸士。元代杂剧《蓝采和》说他姓许名坚。蓝采和是他的乐名。他常穿破蓝衫,一脚穿靴,一脚跣露,手持大拍板,行乞闹市,乘醉而歌,周游天下。后在酒楼,闻空中有笙箫之音,忽然升空而去,相传于北宋时期
贺朝,唐代人,约公元七一一年前后在世,诗人,字不详,越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睿宗景云中前后在世。与贺知章、万齐融、张若虚、邢巨、包融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上京。官止山阴尉。
于休烈(692年—772年)字不详,京兆高陵(今陕西高陵)人。(旧唐书作河南人)生于唐武后如意元年,卒于代宗大历七年,年八十一岁。机鉴融敏,善文章,与贺朝、万齐融、包融齐名。开元初,第进士,又擢制科。累官集贤殿学士。肃宗时,为太常少卿,兼修国史。时史籍燔缺,休烈请;州县有得者,许上送官,一书进宫一资
公孙大娘是开元盛世时的唐宫的第一舞人。善舞剑器,舞姿惊动天下。以舞《剑器》而闻名于世。她在民间献艺,观者如山,应邀到宫廷表演,无人能比。她的《剑器舞》风靡一时。她在继承传统剑舞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剑器》舞,如《西河剑器》,《剑器浑脱》等。 世事浮云,以公孙娘子盛唐第一的技艺,最终结局却是流落江湖,
江采萍(公元710年-公元756年),号梅妃,闽地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唐玄宗宠妃之一。在今莆田亦称江东妃(兴化平话:Gang-dang-hi)。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江采萍自幼陪颖,父亲极赏识,自小就教她读书识字、吟诵诗文。九岁时,就能背诵《诗经》中记载周文王后妃事迹的《周南》和《召南》两部分诗。
沈法兴(?—621年),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隋末唐初割据势力。初任吴兴郡守。义宁二年(618年),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沈法兴于是以诛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拥兵六万,不久占据长江以南十几个郡。武德二年(619年),自称梁王。武德三年(620年),李子通渡江,占领京口(今江苏镇江),沈法兴遂放弃毗陵
萧铣(583年-621年),西梁宣帝萧詧曾孙,安平忠烈王萧岩之孙,安平文宪王萧璇之子,西梁靖帝萧琮堂侄,隋末唐初地方割据势力首领。隋大业元年(605年),萧铣之叔伯姑母被隋炀帝册立为皇后,即萧皇后。萧铣于是被任为罗县县令。大业十三年(617年),萧铣在罗县起兵,自称梁公。十月,自称梁王。唐武德元年(
孟海公(?―621年),曹州济阴(济阴治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孟海镇孟海村人)人,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大业九年(613年),孟海公在周桥聚众起义,占有曹、戴两州(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牡丹区、成武县一带,),自称录事,拥有部众三万人。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遇弑后,孟海公自称宋义王。武德三年(62
白御王高谈圣,《说唐》、《大唐秦王词话》中的十八路反王之一,原型是高昙晟。原为相州刺史,为官清正廉洁。奸相宇文化及举荐吃小人的麻叔谋,做开凿运河的总管。麻叔谋贪得无厌残酷成性,下令各沿河州县解送小儿百名供奉自己。高谈圣大怒,打死了传令的差官。麻叔谋遂率军来攻,雄阔海率领相州百姓打死麻叔谋,拥高谈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