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诗意网!
欢迎访问爱诗意网!
傅善祥(1833年—1856年?),南京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状元。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慧过人,喜读经史。1853年(清咸丰三年)太平天国开创科举女科才,傅善祥报名参加女科考试后,高中鼎甲第一名。太平天国天京事变之后,傅善祥下落不明,一说傅善祥在乱军被杀被抛尸大江,东流而去。
王囊仙 (布依文:Waangz Naangzsianl,1777—1797),女,布依族,本名王阿崇(又作阿从),是清朝嘉庆年间一名传奇的布依族女子。王囊仙自幼习武,能以布依族巫术为人治病,以宗教形式组织布依族人民起义,且貌美不凡,布依族民间便称其为囊仙(布依语,布依文:naangz sianl,意
岳钟琪(1686年—1754年),字东美,号容斋,四川成都人,原籍凉州庄浪(今甘肃临洮)。岳飞二十一世孙,四川提督岳升龙之子,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名将,累官拜陕甘总督,封三等威信公,屡平边地叛变,著作《姜园集》、《蛩吟集》等。岳钟琪担任总督期间,在陕甘两省推行摊丁入地,又对四川乌蒙等土司实行改土
宁完我(1593—1665年),字公甫,辽阳(今属辽宁)人,清初大臣。后金天命年间(1616—1626年),投降努尔哈赤,隶汉军正红旗。历任内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兼太子太傅。清康熙四年(1665年)四月卒,谥文毅。雍正年间,入祀贤良祠。
原名嘉徵,生于光绪九年(1883年)正月初七日。浙江绍兴人,父亲是光绪年间汉口县官吏。幼时随父迁居武汉。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因小腿胫骨骨折肄业于湖北武备学堂。
闵贞(1730--1788年)字正斋,江西南昌人,侨居汉口镇,曾流寓扬州,扬州八怪之一。其画学明代吴伟,善画山水、人物、花鸟,多作写意,笔墨奇纵,偶有工笔之作。人物画最具特色,线条简练自然,形神逼肖。传世作品有《蕉石图》、《花卉图》等。
高凤翰(1683~1749)胶州大行高氏二股十一世,扬州八怪之一。清代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又名翰,字西园,号南村,又号南阜、云阜,别号因地、因时、因病等40多个,晚因病风痹,用左手作书画,又号尚左生。汉族,山东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办事处三里河村人。雍正初,以诸生荐得官,为歙县县丞,署绩溪知县,罢归。性
爱新觉罗·博洛(1613年—1652年),清朝将领、宗室,清初理政三王之一。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饶余郡王阿巴泰第三子。天聪九年(1635年),随多铎入宁远、锦州。清崇德元年(1636年),封固山贝子。顺治元年(1644年),随豫亲王多铎南下,破李自成于潼关,并且攻下西安。顺治三年(1646年),博洛
刘步蟾(1852-1895) ,字子香,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州市)。清末海军将领。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1875年被送往英国学习枪炮、水雷等技。回国后,由李鸿章推荐,升游击,会办北洋草房,协助制定海军军制、营规。1882年赴德国购领船舰,任北洋水师右翼总兵。1894年中日战起,黄海战役中丁汝昌受伤,
陈沆(hàng)(1785~1826)著名诗人,文学家,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 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室名简学斋,白石山馆。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乾隆五十年(1785)出身于下层官僚家庭。曾祖父陈嘉霁生前苦读经书,屡试不得志,后抑郁而死。祖父陈士珂,举于乡,终生未仕,做一
彭兆荪(1769~1821), 清代诗人。字湘涵,又字甘亭,晚号忏摩居士。镇洋(今江苏太仓)人。有文名,中举后屡试不第。曾客江苏布政使胡克家及两淮转运使曾燠幕。彭兆荪青少年时,随父宦居边塞,驰马游猎,击剑读书,文情激越,故其诗有三河年少、扶风豪士之概;后来遭遇父丧,变卖家产,又因累试不第,落魄名场,
史敬思(?—884年),沙陀族,雁门郡代州(今山西代县)人,唐末五代时期名将。李克用部下“十一太保”,骁勇善战,号称白袍史敬思。后汴州上源驿馆之战,遭遇朱温暗算,为保护李克用撤退,力战而死。
李存璋(?-922年)五代时期军事将领,字德璜,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晋王李克用养子。唐僖宗乾符二年,李克用任云中守捉使,李存璋为其将校,杀节度使段文楚。中和二年,从晋王破黄巢,因战功授国子祭酒,同时兼管万肚、雄威等军,累迁义儿军使。受顾命,拥立庄宗,以为河东马步军使。从攻夹城,战柏乡,以功迁汾
李嗣恩(?—918年),本姓骆,吐谷浑部人,晋王李克用养子,颇能骑射,初为铁林军将,以战功迁突阵指挥使。从败康怀英于河西,迁检校司空,左厢马军都指挥使。从后唐庄宗入魏博,迁天雄军马步都指挥使。刘鄩攻太原,兵趣乐平,嗣恩会庄宗于魏州,大败刘鄩于莘县,以功迁代州刺史、石岭关已北都知兵马使、振武节度使。天
李嗣本(872年4月13日-916年)汉族,代北雁门人,生父张准为铜冶镇将,后为晋王李克用养子。从击居庸关,以功迁义儿军使。从破王行瑜,迁威远军使。从攻罗弘信,以先锋兵破汤阴。从后唐庄宗击破潞州夹城。累以战功迁代州刺史、云州防御使、振武节度使,号威信可汗。天祐十三年,从后唐庄宗击刘鄩于故元城,下洺磁
李存进(856-922年)原名孙重进,生父孙牷,代郡振武人。初随岚州刺史汤群,后为晋王李克用养子。少年习武,有勇名。从李克用入关破黄巢,以为义儿军使。从后唐庄宗战柏乡,迁行营马步军都虞候,论功授邠州刺史、检校司徒。天祐十二年,历慈、沁二州刺史,加天雄军都部署。十六年,以本职兼振武军节度使。十九年,以
李存信(862-902年)本姓张污落,其父张君政,回鹘怀化郡王李思忠之部人。聪敏多计,少善骑射,能四夷语,通六蕃书。从李克用平定黄巢,屡有功勋,晋王李克用收为养子。大顺元年,迁马步军都指挥使,与李存孝击破张浚军于平阳。李存孝谋反既诛,以为蕃汉都校,讨伐李匡俦,招降赫连铎、白义诚,从伐王行瑜,积功官至
李嗣昭(?-922年)本名韩进通,字益光,后唐著名将领,汾州太谷(今山西太谷县)人,晋王李克用义子。精悍有胆略,沉毅不群,参与收复潞州、援兵沧州、平叛李瑭、太原解围、攻潞州、胡柳之战、抗击契丹、征张文礼等大小战役。曾节制泽、潞两州,先后担任司徒、太保、侍中、中书令等职。后唐庄宗即位后,晋封太师、陇西
顾闳中(910?~980?)江南人,五代十国中南唐人物画家,曾任南唐画院待诏,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擅描摹人物神情意态,与周文矩齐名,唯一传世作品为《韩熙载夜宴图》。
杜受田(1788-1852年),字锡之,号芝农,山东滨州(今滨州市滨城区)人。为咸丰皇帝之师。其父杜堮为清嘉庆时期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其子为顾命八大臣之一的杜翰。其家世显赫,久有“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多人之家”,因杜家“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rdquo
秦日纲(1821—1856),广西贵县(今广西贵港市)人,汉族,客家人。太平天国重要将领。家境贫寒,出身矿工。诚实忠厚,行侠仗义,在矿工中威望颇高。道光二十七年,结实传教的洪秀全。屡立功勋,授天官丞相,册封燕王。“天京事变”中,协助北王韦昌辉诛杀东王杨秀清的行动。咸丰六年,陷入内乱,
刘振声(1883 — 1960年),本名刘庆顺,字振声,早年丧父,后随母亲改嫁到到天津静海县,后终生未返回故乡。在此期间,刘振声结识乐亭县一位姓刘的老板,并认做义父,在义父的引见下,被霍元甲收为弟子,并将“传内不传外”的霍家拳传授给他。刘振声带艺投师,其实就是陈真的原型。 刘振声跟随
陈真(1892-1918?),1972年李小龙电影《精武门》人物,祖籍山东泰安,生于湖北襄阳,后居上海,中国清末武术家霍元甲的弟子。相传是为被日本人害死的师父报仇之后,被日本人杀死。这个传说曾被多次拍成电影和电视剧。很多影视作品都把陈真塑造成霍元甲的五徒弟,剧中他不但身手高超,且在霍元甲死后,从日本回国来为师父申冤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