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有哪些描写秋月的诗作?诗人笔下的秋月有多美?

历朝历代有哪些描写秋月的诗作?诗人笔下的秋月有多美?

|

  历朝历代有不少关于秋月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秋天,风景如诗如画,而最令人向往的,莫过于满天皎洁的月光。澄澈的秋天,万物沐浴在月光里,分外清明,也分外宁静。虽然四季皆有月亮,但秋月美得那样特别。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

  这首浅显的小诗,却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傍晚时分,残阳未尽,倒映在水中,被余晖笼罩的江面,是明媚的鲜红色,十分醒目,而未被照耀的地方,则是绿波涌动。九月初三的夜晚,清新又可爱,路旁草茎上的露水像珍珠一样,天边的月亮如细细的弓。夕阳与上弦月同时在天空出现,这画面太美了。

  秋夜美丽动人,因为月光的笼罩,更觉如梦似幻,让人沉醉不已。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刘禹锡《望洞庭》

  湖光山色,映着明朗的秋天月色,相互融合,宛若仙境,湖面没有一丝风,平滑明亮得就像未打磨的镜子。远远望去,洞庭山山青水秀,满是葱茏绿意,湖面泛着银色月光。就好像一只青螺放在了白色银盘里,煞是好看。

image.png

  洞庭的月色是出了名的,秋水与月光俱明净无尘,真是世间极致的美景!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唐·李白《陪族叔晔及贾至游洞庭.其二》

  南湖秋天的湖水澄净,无一丝烟波水汽,怎样才能乘着水流直上九天呢?这是不能实现的。但诗人并不遗憾,还可以向洞庭借来几分月色,将船驶到白云边,无比自在地赏月饮酒,真是神仙生涯了!

  秋夜,洒下如水的月光,温柔,宁静,也让人觉得,不管生活多忙碌,世间总有动人的诗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王维《山居秋暝》

  空旷的青山,经历过一场新雨,秋凉阵阵,空气分外清新。明亮的月光从松树的缝隙里洒落,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潺潺流动。竹林里发出声响,是洗衣的姑娘回来了,莲叶摇摆,是渔船靠岸了。春天的芳菲任它消歇,这秋天的山里,值得逗留。这既美好,又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秋夜,会让人更加热爱生活。

  秋月,分外皎洁,静静的,清清的,好像生怕打扰到这世界。而人们,其实并没有歇息。如此美丽月色,总让人流连。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一》

  碧绿的湖水好像将月亮也洗得更洁净了,月光明朗,白鹭惊起飞旋。少年郎听着采菱女的歌唱,不禁被吸引了去,也便和她一道唱着歌,沐浴着皎洁月光,划船而归。不用说,今晚的月光一定是最美的,月光下的人儿也是最美的。

  在秋天的月光下,感受着凉凉的秋意,季节更替后,连月光也似乎更凉了。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唐·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天的夜空悬挂着一轮明月,照着人间,露水染湿了一切。鹊鸟被惊动,刚刚栖息,却还有声响,萤火虫飞进了卷起的帘内。庭院里槐树投下稀疏的影子,邻居家舂打声正急。诗人望着夜空,久久地伫立,不能约定相聚的日子,只好望着月亮,聊以自慰。

image.png

  旅途中的月亮,更是增添了几许诗意的忧愁。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将船小停在烟水茫茫的小洲旁,已是傍晚,羁旅之客的愁情又增加了几分。原野空旷,天空低垂,压着树木,连树也显得更低了。清澈的江水上,倒映着明亮的月光,好像要和人亲近。诗人看着夜景,不觉更加孤独。只有那月亮,能带给人一点温暖。

  若说月亮,就不能不提到中秋节,它既是人间的节日,也是月亮的节日。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

  老天用今晚的月光,将天宇人世都清洗了一遍。暑热尽褪,天空明净,秋色澄明,万物清丽。星辰的璀璨也比不过月光,就连金风玉露也散发着动人的光芒。人间之事常常变迁,而月亮却是永恒的!

  秋天本让人易感,而月光,更让人们变得敏感起来,最容易触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庭院里月光染白了地面,树上栖着乌鸦,清冷的露水染湿了桂花,幽香暗浮。今晚月光分外明朗,人们都举头仰望,不知道那秋天的情思落在了谁家?只有月亮知道吧?

  皎洁的月光,不仅装扮了秋夜,也勾起了无数的思念。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高高的峨眉山上,挂着半轮秋月,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里,月色随着江水而流。夜里乘船出发,从清溪去向三峡,舍不得朋友你,却不得不向渝州而行。月光中的诗人,既陶醉于美景中,又有些淡淡的忧愁。

image.png

  如果不能相见,但愿我们共同望着月亮,但愿我能捧着清清月光送给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苍茫的海面上,升起了一轮明月,无论天涯海角,此刻都遥望月亮。有情人怨恨夜晚太漫长,因为思念而无眠。熄灭烛光,怜惜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只觉得露水寒凉。没办法将美好的月光送给你,只希望能在梦中相会,一解思念之苦!

  不管再美的月亮,也不能和故乡的月亮相比,无论何时何地,平安相守,才是世间最大的幸福。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声声,阻断了人们来往,边塞的秋天,一只雁鸣叫着。今夜便是白露节气了,月亮还是故乡的更亮。可叹有兄弟却分散了,没有家哪里去问生死的消息?寄去书信也常常送不到,更何况战乱还未停止。

image.png

  无论在哪里,我们的心在一起,思念更不会停止。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城笼罩在一片月色里,家家户户响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的,是对戍边亲人的思念之情。妻子一边忙碌,一边感慨,什么时候才能赶走入侵者,平息战争,让我的夫君早日归还呢?但她来不及感伤,得打起精神,为夫君准备御寒之物,让他感受到来自家园的温暖啊。而此刻,天各一方的夫君,又会在月色下想什么呢?

  秋天的月亮,照见了凉露,照见了白霜,照见了草木人家,照见了人间悲喜。它温柔得没有声音,却总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当人们抬头望着空中的月亮时,心中涌起的,是关于美好的向往,是对于过往的追思,是心中最柔软的感恩,是没有隔阂,也没有杂念的欢喜和爱。爱这夜晚,爱这月光,爱这每一个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