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见睫文言文翻译
目不见睫文言文翻译
看别人的缺点很容易,看自己的不足则很难,没有自知之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目不见睫。小编整理了目不见睫文言文翻译,欢迎欣赏与借鉴。
【原文】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翻译】
战国时,越王准备向齐国用兵。齐威王知道越国要向齐国进攻,就派了使者去说服越王,欲使越国转移目标攻击他国。齐国使者听了越王分析当时各国的军事情况之见解后,说:「我觉得越国没有亡国倒真是侥倖的事,大王你看得多麽肤浅!我一点不重视那种运用智慧像使用眼睛的'作法,眼睛虽然能看清楚细微的毛,却看不见自己眼皮上的睫毛。
现在,你只看见晋国的失计,却看不见越国本身的错误,只期待晋国去瓜分楚国,又不能和他联合,怎样能够全凭希望呢?大王不如现在出兵去攻打楚国,夺先长沙一带产米区和竟泽陵的产木材的地方,那麽就可以建立王霸的基础了。」越王被齐国的说客打动了,便放鬆齐国而移兵攻楚。
启示:
这段故事载于「史记」:「越世家」,后来的人,便将齐国使者所说的话引申为「目不见睫」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不能看见自己的缺点。
【成长心语】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要了解自己,才能战胜自己,进而才能有所成就。自知让人明理明事,让人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自知是一种智慧的追寻与探求。自知是一种不回避弱点与弱势的勇气。自知的力量是人类追求前进与发展的动力。人贵有自知之明。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真正认识自己,才能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在历史天空留下自己独特的轨迹。
栏目最新
- 1 《江梅》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2 《白帝》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3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4 《壮游》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5 《野望》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6 《忆昔二首》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7 《萤火》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8 《可叹》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9 《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10 《倦夜》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11 《发潭州》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12 《秋雨叹三首》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13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14 《哀王孙》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15 《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