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诗意网!
欢迎访问爱诗意网!
明德皇后(公元39年-公元79年),马氏,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南)人,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汉明帝刘庄的皇后。公元52年(建武二十八年),她被选入太子宫时只有十三岁。由于她生性谦恭和顺,对太子的母亲阴皇后服侍体贴,对其她妃嫔诚挚热情,宫中无人不对她称赞,太子对她也是宠爱有加。公元57年(中元二年)
徐圆朗(?―623年),兖州(治今山东兖州)人,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大业十三年(617年),起兵反隋,攻占东平(今山东鄂城东),分兵略地,有众二万余人。后附李密。李密败,降王世充。王世充败,降唐。武德四年(621年),窦建德牺牲后,他与窦建德旧部共推刘黑闼再起。旋据地自称鲁王。武德六年(623年),
李轨(?―619年),字处则,甘肃武威人。河西著名豪望,为人机智多谋,能言善辩,又能赈济贫穷,被乡里称道。隋大业末年被任为武威郡鹰扬府司马。隋唐年代甘肃河西地区割据者,曾称帝,后兵败于唐朝。
王薄(?―622年),齐郡邹平(今山东邹平北)人,隋未农民起义军领袖。隋大业七年(611年),王薄因兵役繁重,与同郡孟让以长白山为据点发动农民起义,自称“知世郎”,作《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农民参加起义军。活动在齐郡、济北郡之间,山东农民纷纷响应。大业八年(612年),起义军扩大至数万人,声势浩大,
裴翠翠(peicuicui),电视剧《隋唐英雄》中的虚拟人物,由人气快女杨洋饰演。裴翠翠是山马关总兵裴仁基之女,裴元庆的姐姐,也是程咬金的第二个老婆,出身将门,武功高强,颇有侠义之风,巾帼不让须眉,裴仁基一家被徐茂公用计将骗入瓦岗,裴翠翠与时为皇帝的程咬金为妻,与程咬金上演了一段催泪的爱情故事。
古典小说《隋唐演义》《说唐》《兴唐传》的人物,名通,字俊达,山东兖州府平阴人氏,外号铁面判官,是山东绿林的总首领,与程咬金两劫靠山王的皇纲,事发后被杨林捉拿,被救出,共入瓦岗寨。后随众瓦岗英雄一起归唐,屡建战功。诸反王平定后,尤俊达受封为鱼鳞关总兵,封邢国公。后被盖苏文的飞刀所杀。
王宣,字君可,是小说《隋唐演义》中的人物,家住河北五柳庄,原本是绿林豪杰,担任绿林中北路总瓢把子之职。因为生得面如重枣,美髯垂胸,掌中一口青龙刀,胯下一匹枣红马,有最爱穿鹦哥绿的战袍,仿佛关云长重生一般模样,所以江湖人送绰号:绿袍帅,美髯公,大刀王君可,其武艺在五路瓢把子中排行第一。
梁师泰,《说唐全传》《兴唐传》中的虚构人物,天下第十五条好汉,挂锤庄庄主,后成为李元霸的开路将。曾两锤将天下第十八条好汉,瓦岗五虎之一的单雄信震的两手酥麻,虎口震开。后在天昌关被伍天锡击杀。
来护儿(?-618年),字崇善,江都人,隋朝名将,东汉中郎将来歙之后。来护儿早年投奔隋军,参与平定陈朝,累功至上开府,后随杨素平定高智慧起义,升任大将军。隋炀帝继位后,来护儿进封右翊卫大将军、荣国公。大业八年(612年),隋军一征高句丽,来护儿率水军逼近平壤,终因轻敌致败。九年(613年),来护儿
定彦平,评书中人物,著名的双枪老将,武功高强。定彦平是罗成的义父,但是被干儿子偷学单枪破双枪之法来对付自己,结局不详(不同评书有不同结局)。兵器:绿沉四尖枪,六沉四尖枪,重160斤 座骑:银点花斑豹
新文礼,《说唐》中人物,天下第十一条好汉。武功高强,因有横推八匹马之力,故人称八马将。使一条铁方槊,重二百斤。坐下一匹金睛骆驼。因为设计害死了天下第三条好汉裴元庆,激起瓦冈公愤,遂遭瓦冈诸将围打及神灵助攻而惨死。
雄阔海,《说唐全传》中人物,天下第四条好汉,外号紫面天王。为人忠厚仗义,两臂万斤之力,曾双拳打死两只老虎,最早在太行山占山为王,后来辅佐相州起义军领袖白御王高谈圣,在扬州战役中,为救被困的众反王,力托千斤闸,因赶了一天一夜的路,水米未进,终因体力不支被压死。
徐寅也称徐夤,男,字昭梦,莆田即今福建莆田市人。博学多才,尤擅作赋。为唐末至五代间较著名的文学家。文集有《徐正字诗赋》二卷,收赋八首,收诗三百六十八首。著作有《徐正字诗赋》二卷等。
唐玄宗开元初年,京师中监察御史李嵩、李全交和殿中侍御史王旭,被人称为三豹。其中李嵩为赤黧豹,李全交为白额豹,这二人被称为“人头罗刹”;王旭为黑豹,又号称“鬼面夜叉”。
唐玄宗开元初年,京师中监察御史李嵩、李全交和殿中侍御史王旭,被人称为三豹。其中李嵩为赤黧豹,李全交为白额豹,这二人被称为“人头罗刹”;王旭为黑豹,又号称“鬼面夜叉”。
赵冬曦,[唐]定州鼓城(今河北晋县)人。进士。开元初,累迁中书舍人内供奉,国子祭酒。工正书,景云二年(七一一)褚庆文所撰唐胜业寺双弥勒像碑,为其所书。《唐书本传、金石录》
皇贵妃郑氏(1565年—1630年),明神宗朱翊钧之皇贵妃。大兴(今北京大兴)人。明万历初入宫,是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妃子。生皇三子朱常洵后,进封皇贵妃,因太子久不立,外廷疑郑氏有立己子谋。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太子册立。万历四十一年,奸人孔学为陷害太子,牵连郑贵妃,梃击案又有郑贵妃之太监参予其事。
寿阳公主(1565年-1590年),名朱尧娥,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女,明神宗朱翊钧的同母妹妹。母亲为孝定太后。生于嘉靖四十四年四月初九日(1565年),万历九年下嫁侯拱辰。万历十八年九月十九日(1590年)薨,享年26岁。
孝和皇后王氏(-1619年),本名失考,中国明朝皇族女性,出身顺天府(今北京),新城伯王钺之女。 为明光宗朱常洛的才人,生有二子明熹宗朱由校、简怀王朱由(木学)。万历年间,朱常洛尚为皇太子时,王氏为其选侍,是他身边较早的妃妾之一。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王选侍进封“才人”,次年生下光宗长子朱由校
爱新觉罗·代善(1583年8月19日-1648年11月25日),又称代善,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曾因作战英勇赐号“古英巴图鲁”,1616年(天命元年)被封为和硕贝勒,参与国政,为四大贝勒之首,以序称大贝勒。代善领满洲两红旗(正红旗、镶红旗),在征伐女真各部及蒙古与明朝的过程中屡立战功。努尔哈赤逝世后,
述律平(879年―953年),小字月里朵,回鹘(即回纥)族述律部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皇后。耶律阿保机即位后,群臣上尊号称她为“地皇后”。916年(神册元年),加称为“应天大明地皇后”。924年(天赞三年)耶律阿保机前往攻击党项,而黄头、臭泊两个室韦部落的家族要偷袭阿保机。述律皇后得知,便率军奋击并大
萧复(732—788年),字履初。祖籍南兰陵,唐玄宗李隆基外孙,太子太师萧嵩之孙,南梁武帝萧衍之后。唐朝名相。父驸马萧衡,母新昌公主,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拜相,萧氏唐朝拜相第五人。 萧复出身名门,志励名节。伯父萧华常夸其“此子当兴吾宗。”萧复以祖荫袭为黄门郎,数年后,历任歙州、池州和常州刺
王武俊(735年-801年),字元英,原名没诺干,契丹怒皆部人,唐朝中期军阀。王武俊幼善骑射,原为李宝臣部裨将,随其降唐,封成德军先锋兵马使、维川郡王。李宝臣死后,其子李惟岳造反。王武俊倒戈杀死李惟岳,但因对朝廷封赏不满,便联合幽州节度使朱滔举兵叛乱,援助魏博田悦,自称赵王。后来,王武俊与朱滔产生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