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诗意网!
欢迎访问爱诗意网!
杨茂搜(?―317年),本姓令狐,白马氐人,氐族首领杨飞龙的外甥兼养子。296年,承父职,成为白马一带的第五任首领。296年建立仇池国,定都清水(今甘肃清水县),成为前仇池国第一任君主。国土大致今甘肃省东南部的西和县、成县、文县一带,史称前仇池国。317年,因病去世。
杨难敌(?-334年),白马氐人,是前仇池国君杨茂搜的长子。317年继位,成为前仇池国第二任君主。325年,杨难敌从前赵手上收复仇池国的失地。334年,杨难敌因病去世。
杨盛(364- 425年),清水氐人,是杨安的次子。396年继位,成为后仇池国的第二任君主。394年10月,堂兄杨定帮助前秦王苻崇攻打西秦,兵败身死。杨盛并没有马上治丧,而是时隔两年后继位。422年,仇池趁南朝宋武帝刘裕驾崩扰边,宋少帝刘义符(汉族)封杨盛为武都王,史称武都国。成为后仇池国武都政权的
阎缵(拼音[zuǎn])西晋官吏。字续伯,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后侨居河南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出身士族,交结英豪,博览典籍。先为太傅杨骏舍人,转安复令。后任西戎校尉司马,有功,封平乐乡侯。性慷慨,敢直言,不拘小节。升为汉中太守。卒于官,年五十九。
姚硕德,生卒年不详,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羌族,十六国时期后秦宗室、将领,是后秦景元帝姚弋仲之子,后秦武昭帝姚苌同母弟。太元十一年(386年),姚苌称帝,建立后秦,姚硕德聚集兵众以响应姚苌。太元十二年(387年)至太元十六年(391年),多次击败前秦军队。太元十八年(393年),姚苌去世,太子
姚襄(331年-357年),字景国,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后秦景元帝姚弋仲第五子,后秦武昭帝姚苌之兄。原随其父归后赵,身高八尺五寸,垂臂过膝,雄健威武多才多艺,明察善于安抚笼络人,因此被立为继承人。父亲死后归晋,受到殷浩排挤,帅部北归,被桓温击破。357年,被前秦邓羌诱至三原,中敌埋伏,其马黧
姚弋仲(280年―352年),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东南)人,西晋末期至五胡十六国前期人物,南安羌族酋长,先后降于前赵、后赵及东晋。姚弋仲亦是后秦开国君主姚苌之父。
应詹(《宣和书谱》误作詹思远)(274年—326年9月8日),字思远。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东晋时期将领、书法家。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应璩之孙,应玚侄孙。最初为公府辟命,迁太子舍人。被赵王司马伦任为征东长史,司马伦被诛后坐免,又被成都王司马颖辟为椽,被祖舅刘弘请为镇南长史,迁南平太守。历任假督南平
殷浩(303年―356年),字渊源(因《晋书》避唐高祖李渊之讳,故改为深源),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豫章太守、光禄勋殷羡之子,东晋时期大臣、将领。早年以见识度量、清明高远而富有美名,酷爱《老子》,隐居十年不曾出仕做官,后受召会稽王司马昱征召入朝任建武将军、扬州刺史。当时桓温的势力因消灭成汉而逐渐
殷顗,一作殷觊,字伯通,小名阿巢,生卒年不详,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东晋太常卿殷融之孙,吴兴太守殷康之子,东晋官员。殷顗性情通达率直,有才气,从小与堂弟殷仲堪都很有名声。太元年间(376年―396年),以中书郎之职升任南蛮校尉,任职期间清廉有法度,政绩严整有成就。后忧虑而死,朝廷追赠他为冠军将军
殷仲堪(?-399年),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东晋太常殷融之孙,晋陵太守殷师之子。东晋末年重要将领、大臣。官至荆州刺史,曾两度响应王恭讨伐朝臣的起事,在王恭死后与桓玄及杨佺期结盟对抗朝廷,逼令朝廷屈服。后来却被桓玄袭击,逼令自杀。
殷仲文(?―407年),字仲文,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太常殷融之孙,吴兴太守殷康之子,南蛮校尉殷觊(殷顗)之弟,东晋大臣、诗人。殷仲文少有才华,容貌俊美。被堂兄殷仲堪推荐,担任会稽王司马道子的骠骑参军。殷仲文的妻子是桓玄的姐姐,恰逢桓玄与朝廷有矛盾,因此受到怀疑被人离间,降为新安太守。桓玄占据京
石崇(249年—300年),字季伦,小名齐奴。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西晋开国元勋石苞第六子,西晋时期文学家、官员、富豪,“金谷二十四友”之一。早年历任修武县令、城阳太守、散骑侍郎、黄门郎等职,吴国灭亡后获封安阳乡侯。后任南中郎将、荆州刺史、南蛮校尉、鹰扬将军,在任上劫掠往来富商,因而致富。其
朱超石(382年—418年),沛郡沛县人,朱龄石之弟,东晋将领。朱超石出身将帅世家,与兄朱龄石都果敢勇锐,善于骑术,擅写书信。桓谦任卫将军时,以朱超石为行参军;又任何无忌的辅国右军军事。义熙六年(410年),农民起义领袖卢循部将徐道覆击败何无忌,俘获朱超石,任其为参军。后朱超石逃归刘裕,刘裕任他为徐
周札(?-324年),字宣季,义兴阳羡人。出身江南士族,西晋平西将军周处第三子。东晋建立,平定徐馥叛乱,授右将军,都督石头水陆军事。周氏势力的发展,引起王敦的疑心,王敦联合另一江南士族沈充共同灭掉周札势力。
周顗(yǐ)(269年—322年),字伯仁。汝南安成(今河南省汝南县)人。两晋时期名士、大臣,西晋安东将军周浚之子。曾任荆州刺史,官至尚书左仆射。敢进忠言而被朝廷重用,天性宽厚仁爱遂被敬重,王敦之乱时被王敦杀害,终年54岁。后追赠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康。
周抚(?-365年),字道和,庐江寻阳人,祖籍汝南安城。晋梁州刺史周访之子。东晋时将领,曾协助王敦叛乱。王敦败后逃亡,后来获赦免并再度入仕,出镇襄阳,中后赵郭敬循环浴马计退兵,免官。咸和初,为王导起用,从温峤平苏峻之乱。桓温征蜀时镇彭模,击破蜀地余寇、叛乱。镇蜀30余年,威名远播,蜀地安定。官至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