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诗意网!
欢迎访问爱诗意网!
刘友(?―公元前181年),汉高祖刘邦第六子,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异母弟,西汉诸侯王。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受封淮阳王。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吕后派人毒杀赵隐王刘如意,改封刘友为赵王。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刘友的王后(吕氏之女,可能是吕后的侄女)因刘友宠爱其他姬妾,心生妒忌
刘郢客(?-前174年),汉朝宗室,西汉楚王,《史记》作刘郢。其父楚元王刘交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前178年,其父刘交死后,刘郢继位。一共在位四年。前174年,刘郢去世,谥号夷,他儿子刘戊嗣位,即七国之乱的楚王。汉武帝时,其孙女解忧公主在江都公主刘细君死后和亲乌孙。
刘延寿(?-前69)楚元王六世孙。继其父刘纯即位。宣帝即位后,他认为广陵王刘胥为汉武帝子,一旦天下有变,可得立为帝,遂暗与其交结,娶其女为后母弟作妻,并致书广陵王留心帝位。其事为人告发,被治罪,自杀国除。其地入汉为彭城郡。
刘焉(?-194年),字君郎(《华阳国志》又作君朗)。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门)人。西汉鲁恭王刘馀(汉景帝第五子)后裔,汉末群雄之一。以汉朝宗室身份,拜为中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后因益州刺史郄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加上当时天下大乱,刘焉欲取得一安身立命之所,割据一方。
刘演(公元前16年─23年),字伯升,南阳蔡阳人,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哥哥。新莽末年,他与刘秀等人率七八千人起义,号「舂陵兵」,自称柱天都部。后加入绿林军,更始政权建立后,任大司徒,封为汉信侯。昆阳之战后被更始帝猜忌,被杀。刘秀建立东汉后,追谥他为齐武王。(应为刘縯 。“演”与“縯”是两个字,意义不同的
刘偃(约公元前188年至前113年在世)(汉书王子侯表作偃,此依同书艺文志)是汉高祖的曾孙,齐悼惠王刘肥的孙子,约自惠帝末年,至下帝元鼎中在世。文帝十六年,(约公元前一六四年)继父安为杨丘(一作阳丘)侯景帝四年,(前一五三年)坐出国界罪,削为司寇,偃善作赋,《汉书艺文志》录他的赋多至十九篇,今全都亡
汉明帝刘庄之六子,公元72年(永平十五年)受封为下邳王,公元88年就国,定都下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缢号下邳惠王,72年-126年在位,共54年。
东汉末曹操的武将刘延,在官渡之战时,曹操派东郡太守刘延率领三千余人与名将于禁共同在第一战线抗击袁绍。当时颜良带领数万骑兵攻击,刘延肩膀中箭,但是仍然带伤指挥作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刘勋,字子璜(认为刘子璜与刘勋可能是同一人乃裴松之的观点),汉京兆虎牙都尉(三国志 臧洪·公孙瓒传中记载为虎牙将军),曾效力过袁绍,后被袁绍所害。
刘焯(音:卓) 字士元,信都昌亭(今河北冀县)人。公元544~公元610年。隋代天文学家。着力研习《九章算术》、《周髀》、《七曜历书》等;还著有《稽极》10卷,《历书》10卷。提出新法,编有《皇极历》,在历法中首次考虑太阳视差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用三次差内插法来计算日月视差运动速度,推算出五星位置和
李春,男,汉族,1969年3月生,四川邻水人,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党校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原任达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
郑译(540年-591年),字正义,是中国北朝、隋朝官员。荥阳郡开封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出自荥阳郑氏洞林房。北周时担任内史下大夫,大象二年(580年),周宣帝宇文赟死后,和刘昉矫诏使杨坚辅政。郑译历任柱国、丞相府长史。杨坚建立隋朝,他担任隆州刺史,岐州刺史。参议定乐,为《乐府声调》。
卫律(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汉武帝、昭帝时期。其父为归顺大汉、居住在长安长水(浐水支流)附近的胡人。卫律生长在汉朝,与协律都尉李延年交好,因此李延年曾在汉武帝面前举荐卫律出使匈奴。李夫人死后李延年、李季兄弟因犯淫乱之罪被灭族,卫律怕被株连,逃走投降匈奴,多次对抗汉朝军队。匈奴喜爱他,常在单于左右,被
秦朝末年,爆发了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大起义。六国贵族和下级官吏也纷纷拥兵抗秦,一时群雄蜂起。这时,散居在瓯越间的越王勾践第十三世孙驺摇,也统率义军跟从鄱阳令吴芮投入灭秦的洪流。秦亡之后,又帮助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立下了战功。
邓骘(zhì)(《东观汉记》作邓陟,?—121年),字昭伯。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新野南)人。东汉时期外戚、将领,太傅邓禹之孙、护羌校尉邓训之子,和熹皇后邓绥之兄。最初被大将军窦宪征辟,因其妹邓绥入宫为贵人,任郎中。永元十四年(102年),邓绥被立为皇后,邓骘升任虎贲中郎将。汉殇帝即位,邓绥临朝听政,
拓跋毛(前?年—前204年),北魏追尊的第一位始祖,为索头部鲜卑部族的领袖,公元前207年—公元前204年在位,在位时统一了索头部鲜卑部族。《魏书·序记》记载其“聪明武略,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北魏道武帝拓跋圭称帝时,追谥其为成皇帝。
王芬(?—184年),一名王考,字文祖,东平寿张(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南)人。东汉末年大臣,“八厨”之一,灵帝朝官至冀州刺史,后因谋废灵帝事败而自杀。
黄琬(141年—192年),字子琰。江夏郡安陆县(今湖北安陆北)人。东汉中后期名臣,尚书令黄香曾孙、太尉黄琼之孙。早年时即聪慧善辩。后任五官中郎将,因公平选举而得罪权贵,被诬陷为朋党,遭禁锢二十余年。直到光和(178年—184年)末年,才为太尉杨赐举荐,解锢拜为议郎。迁青州刺史,转任侍中。中平(18
宋弘(?―40年),字仲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西汉少府宋尚之子,东汉初年大臣。宋弘为人正直,做官清廉,对皇帝直言敢谏。赤眉军攻入长安时以装死得免。光武帝刘秀即位后,历任太中大夫、大司空,以品行清雅获得称誉。后推举桓谭等人,光武帝喜爱桓谭琴技,宋弘当面斥责其不能忠正奉国。向光武帝多进规谏。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