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诗意网!
欢迎访问爱诗意网!
元氏(528年2月12日——?),女,鲜卑人,生于北魏首都洛阳(今中国河南省洛阳市),真名不详,元姓(本为拓跋姓),是北魏孝明帝元诩与宫嫔潘外怜的女儿,也是孝明帝唯一的骨肉。出生后因时局危险,所以她的祖母、掌握帝国实际大权的皇太后胡氏对外宣称本为女性(即皇女)的她是男性(即为皇子),并宣布大赦天下,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
祖莹(?-535年),字元珍,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人。北魏大臣,著名文学家。自幼喜欢读书,八岁背诵《诗》《书》。因才能超众,受到北魏孝文帝召见,为彭城王府参军。历任散骑侍郎,迁国子祭酒,领黄门侍郎、幽州大中正,监起居注。后除秘书监,以参议律历,赐爵容城县子。以功迁仪同三司,进爵文安县伯。天平二年
元亶(?-537年),字子亮,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大臣,孝文帝元宏孙子,清河文献王元怿长子,孝静皇帝元善见之父。中兴二年,北魏孝武帝以为司徒。永熙三年(534年),高欢荐为大司马,居尚书省摄政。同年,高欢拥戴元亶长子元善见即位,迁都邺城,建立东魏。天平三年(537年),薨,谥号文宣。
北魏节闵帝元恭(498年-532年),字修业,献文帝拓跋弘之孙,广陵惠王元羽之子。母王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三位皇帝,531年―532年在位。元恭于正始年间袭封其父的广陵王爵位,历任散骑常侍、仪同三司等职。530年,尔朱荣堂弟尔朱世隆,杀害元晔,立元恭为帝。532年,被高欢所废,其后毒死。谥号节闵帝
元晖(?—519),字景袭,是北魏宗室。他受宣武帝元。恰得宠幸,历任给事黄门侍郎、侍中、领右卫将军等职,曾劝阻宣武帝不要将都城迁回平城(令山西大同)。他任吏部尚书时,大收贿赂,选用官吏皆有定价,因此,当时人将吏部称为“市曹”。他出任冀州刺史时,大规模检括隐匿的户口,增收调绢五万匹,但同时大肆聚敛,使
王恺(生卒年不详),字君夫,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县)人。西晋时期外戚、富豪,曹魏司徒王朗之孙,卫将军王肃第四子,晋武帝司马炎的舅舅,文明皇后王元姬的弟弟。
刘胥(?―前54年),汉武帝刘彻之子,母李姬。元狩六年(前117年),被封为广陵王。刘胥身材高大,体魄壮健,喜好游乐,力能扛鼎,空手与熊、野猪等猛兽搏斗。行为没有法度,最终未能成为皇位继承人。汉昭帝时,刘胥觊觎帝位,使女巫诅咒。汉宣帝即位,复与楚王刘延寿私通书信。五凤四年(前54年),因诅咒汉宣帝之
刘兴居(?-前177年)刘邦孙,齐悼惠王子。前182年,封东牟侯,吕后召之宿卫长安。吕后死,他与其兄朱虚侯刘章合谋,请其兄齐王举兵入京诛诸吕夺帝位。
刘兴(?―前8年),即中山孝王。汉元帝刘奭第三子,母冯昭仪。汉平帝刘衎父。建昭二年(前37年)封信都王,十四年,徙封中山。汉成帝无子,议从诸侯王子中立太子,御史大夫孔光曾建议立刘兴,汉成帝以他不才,又是兄弟,遂立刘欣为太子。
刘嚣(?―公元前25年),汉宣帝刘询第三子,其生母是卫婕妤。汉甘露二年(前52年),封为定陶王。甘露三年(前51年),徙封为楚王,建都彭城(今江苏徐州),遂从长安徙居彭城开基,是藩王族开基始祖。在西汉晚期各藩王中,楚王刘嚣是非常优秀的一个。
刘歆,字子骏,汉高祖刘邦四弟楚元王刘交之后,刘向之子。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改名刘秀。西汉后期的著名学者,古文经学的真正开创者。他不仅在儒学上很有造诣,而且在校勘学、天文历法学、史学、诗等方面都堪称大家,他编制的《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此外,他在圆周率的计算上也有贡献,他是第
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年6),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楚国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祖籍秦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汉朝宗室,先祖为丰县刘邦异母弟刘交。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