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诗意网!
欢迎访问爱诗意网!
李自成牺牲后,他与李锦等联明抗清。改名为永忠,受封为南安侯。在湖南、广西屡次击败清军。永历元年(1647年)取得全州(今广西全州,位桂林市西北)大捷。
李赤心,一说是李锦、李过,明末大顺顺军李自成侄子。李自成自北京撤退时,命李过守延安。李闯死后,李过领其军,拥立叔父李自敬为帝,顺治二年(1645年)以二十万兵逼常德,后降明朝湖广总督何腾蛟,封兴国侯,守荆州,并改名李赤心。
李赤心,一说是李锦、李过,明末大顺顺军李自成侄子。李自成自北京撤退时,命李过守延安。李闯死后,李过领其军,拥立叔父李自敬为帝,顺治二年(1645年)以二十万兵逼常德,后降明朝湖广总督何腾蛟,封兴国侯,守荆州,并改名李赤心。
刘体纯(?-1663年),明末清初人,又名刘体仁、二虎,号飞虎。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李自成部将。在李自成死后,坚持抗清,并接受南明赐封,封皖国公,带部队进入夔东,是为夔东十三家之一。
刘显(1515年一1581年)本姓龚,字惟明,江西南昌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官副千户,后任浙江都司参将,于浦口冈下大败倭寇,迁副总兵。又尽歼刘家庄倭寇。嘉靖四十一年,充总兵,镇守广东。办率军赴福建援助抗倭,与戚继光、俞大猷等连续破倭。继任狼山总兵,统制大江南北,防倭进犯。进官都督同知。
李东阳生于正统十二年六月九日,卒于正德十一年七月二十日(1447年7月21日-1516年8月17日),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
史可法(1601年2月4日—1645年5月20日),字宪之,又字道邻,汉族,祖籍大兴,祥符人。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史可法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明福王(弘光帝),继续与清军作战。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弘光元年(1645年)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概述
马文升(1426年—1510年7月13日),字负图,别号约斋,又号三峰居士、友松道人。钧州(今河南禹州市)人。明代重臣、诗人。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迁福建按察使,升左副都御史,入为兵部右侍郎。历辽东巡抚、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弘治初任兵部尚书,后任吏部尚书。正德元年(15
王恕(1416年一1508年),字宗贯,号介庵,又号石渠。三原(今属陕西)人。明代中期贤臣,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选庶吉士。后为大理寺左评事,迁左寺副,又历任扬州知府、江西布政使、河南巡抚、南京刑部左侍郎、左副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官至少傅兼太子太傅等,历官
谢迁(公元1449-1531年),字于乔,号木斋,明代大臣,浙江余姚人。成化11年(1475)状元,嘉靖朝一品大学士。是明朝余姚三个“阁老”中最著名的一个。逝世后,明世宗特赠太傅的官衔,谥号文正,葬于余姚东山乡白虎庄(今余姚市临山镇临山村)。
淳于长,字子鸿,西汉魏郡元城(今河北省大名)人。其父族虽无权势,但母族十分显赫:其姨娘王政君,是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成帝刘鷔的皇太后;其大舅王凤是大司马、大将军;二舅王谭、三舅王商、四舅王立、五舅王根和六舅王逢时,也于同一天分别被封为平阿侯、成都侯、红阳侯、曲阳侯和商平侯,一时有"五侯"的盛名。
郅支单于(?-公元前36年),名呼屠吾斯,虚闾权渠单于长子。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之后的北匈奴第一代单于,南匈奴呼韩邪单于之兄。
始毕可汗(?―619年),本姓阿史那氏,名咄吉世(一作咄吉、吐吉)。东突厥可汗(609年―619年在位),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之子,大业五年(609年),正式继位,称号始毕可汗,臣服于隋朝。
处罗可汗(?―620年),阿史那氏,名俟利弗设,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之子,始毕可汗阿史那·咄吉世之弟,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之兄,东突厥可汗,619年―620年在位。
郭侃(1217年-1277年),字仲和,华州郑县(今陕西省华县)人,蒙古帝国将领。其祖父郭宝玉,父亲郭德海,皆成吉思汗手下大将。
尉迟敬德(585年-658年),本名尉迟融(《新唐书》作尉迟恭),字敬德,朔州鄯阳县人,祖籍太安狄那(今山西省寿阳县),鲜卑族。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