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智凤简介_大足宝顶石刻创刻者赵智凤个人资料
赵智凤 大足宝顶石刻创刻者
- 本名:赵智凤
- 所处时代:南宋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昌州(今重庆大足)
- 出生日期:1159年
- 逝世日期:1249年
- 主要成就:大足宝顶石刻
- 法名:智宗
赵智凤介绍
赵智凤(1159~1249),法名智宗,南宋昌州(今重庆大足)人,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七月十四日生于大足县米粮乡,大足宝顶石刻创刻者。
赵智凤人物生平
5岁时,在家乡古佛岩落堡妹愚发为僧,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返乡后传密宗柳本尊法旨,承持其教,命工首建圣寿本尊殿,因名其山曰宝顶。发弘愿,普施法水。按键奔密宗道场的格局,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在宝顶山“U”形沟中一次性雕琢了上万躯佛像。继承弘扬密宗柳教,清苦70余年葛跨记,营造了宏大的宝顶石窟密宗金刚部道场,使宝顶山成为巴蜀密宗中心,宝顶石窟成为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1999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5岁时,赵智凤母亲病重,看过许多大夫,试过不少药方都不见起色。算命的先生说,只有让赵智凤去当和尚,其母的病才能康复。父母哪里舍得小儿子去当和尚受清苦呢?可是,懂事的赵智凤不顾家里阻拦,去了古佛岩庙。其母病愈之后,赵智凤便削发为僧,跟着师傅化水治病普渡众生,弘扬佛法。
赵智凤16岁外出云游,在四川瑜伽教(佛教密宗)中心区——川西弥牟镇“圣寿本尊院”,师从晚唐奉渗页局说佛居士柳本尊。他整天勤读经书,虚心求教,潜心学习了三年,拓展了知识和眼界,并精通了各门佛法。学有所成的赵智凤胸怀大志,立志要做一名大法师,把自己学到的法门传播给大家。他泪别恩师,回到了家乡大足米粮乡,考虑到当时大足地区浓厚的佛教氛围、精湛的石像雕刻技艺,赵智凤决心以石刻造像的方式建一座大型的佛教密宗道场。
要营建合乎规范的密宗道场,就必须找到合适的地理位置,不能像民间雕刻那样随意,而是要能够将密宗尊奉的神像和教义故事完整地展示出来。赵智凤在大足境内经过数十次考查,最终把建造石窟的地点定在了宝顶山,用佛家的话说,宝顶山,山秀岩深,谷幽洞灵,隐含“佛国仙境”的气象。
1185年以后,赵智凤秉持轿篮和“热铁轮里翻筋斗,猛火炉中打倒悬,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和“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的济人救世大愿,筹集资金,聘请工匠,在宝顶山的前岩后洞雕琢佛像。赵智凤以其敏锐的直觉,科学布局设计,对宝顶山石刻进行了统一规划,规划了整个石刻的整体风格,历经70余载,建成广大宝楼阁(即今之大佛湾)。
赵智凤人物评价
他是宝顶山刻选像的总设计者和实施者,中国晚期石刻艺术的集大成者。他在宝顶山建立的规模巨大的“密宗”道场,其山独秀,岩谷深幽,院趋删寺院雄伟,呈现一派“佛国仙境”气象,终使大足石刻成为我国晚期摩崖适像中的优秀桨多蜜地艺术代表作。赵智凤完整规划之佛教道场,创民族化、世俗化宗教圣地,成一代密宗大师,留宋代民众生活真实写照。
上一篇:桓渊简介_南宋理学家桓渊个人资料
下一篇:道隆简介_南宋高僧
栏目最新
- 1 王湛简介_西晋汝南内史王湛个人资料
- 2 钟琰简介_王浑之妻钟琰个人资料
- 3 王浑简介_西晋名臣,太原王氏王浑个人资料
- 4 庐陵公主简介_晋明帝女庐陵公主个人资料
- 5 刘惔简介_东晋大臣、清谈家刘惔个人资料
- 6 薛万彻简介_隋末唐初名将薛万彻_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夫
- 7 薛媛简介_唐代女画家薛媛个人资料
- 8 陈玉兰简介_唐代女诗人陈玉兰个人资料
- 9 葛鸦儿简介_唐朝女诗人葛鸦儿个人资料
- 10 金尚简介_三国金尚金尚个人资料
- 11 王浑简介_曹魏凉州刺史王浑个人资料
- 12 斛律光简介_北魏到北齐时期名将、军事家斛律光个人资料
- 13 魏文帝曹丕简介_魏朝开国皇帝_曹丕个人资料
- 14 赤眉军首领樊崇简介_西汉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领袖樊崇个人资料
- 15 子产简介_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子产个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