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简介资料_清朝著名文人大臣_张廷玉之父_张英个人资料
张英 清朝著名文人大臣
- 本名:张英
- 字号:字敦复,一字梦敦
- 号:乐圃,又号圃翁,谥文端
- 所处时代:清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安徽桐城
- 出生时间:1638年1月30日
- 去世时间:1708年10月30日
- 主要作品:《笃素堂诗集》
- 主要成就: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张英介绍
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又字梦敦,号乐圃,又号倦圃翁,安徽省桐城人,先祖世居江西。清朝大臣,张廷玉之父。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先后充任纂修《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康熙四十七年,卒,谥号文端。
人物生平
1637年(明崇祯十年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张英出生。
1646年(顺治三年)母吴氏去世(出自张廷玉《先考予告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谥文端敦复府君行述》)。
1654年(顺治十一年)应童子试,时年18岁学使者山左蓝公润深加赏识,拔置府庠第四,补博士弟子员。
1657年(顺治十四年)食饩,后“禀气素弱,患疾历三载不愈”,经其妻调治,至顺治十七年始痊(出自张廷玉《先考予告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谥文端敦复府君行述》)。
1663年(康熙二年)27岁的张英考中举人,列第十二名。次年应会试,不第。
1667年(康熙六年,丁未年)中二甲第四名,赐进士出身。大学士李霨见张英卷,“激赏不置,有国士之目”。改内弘文翰林院庶吉士,进入庶常馆学习满、汉课程,教习师公颜保、范承谟。十一月,父张秉彝离世,离馆回乡丧居。
1670年(康熙九年)服阙入都,补原官。习清书,尽心研究,每遇馆试,辄褎然居首。
1672年(康熙十一年)壬子秋散馆,钦定第二,授翰林院编修(出自张廷玉《先考予告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谥文端敦复府君行述》)。
1673年(康熙十二年)四月,圣祖幸南苑,英扈从,试河源考、南苑赋各一篇,大阅恭纪诗二十韵,名列第三。圣祖令“选文学之臣醇谨通达者入侍左右,讲论经史”,掌院学士傅达礼、熊赐履推举张英、李光地等四人,圣祖钦定张英。五月,充《孝经衍义》纂修官。七月,充任日讲起居注官。每进讲,常令英为之。十一月,命同学士熊赐履、编修叶方蔼、修撰韩炎等各撰《太极图论》一篇。圣祖每幸南苑,张英必从,久在左右,是以,圣祖深识其人。
1677年(康熙十六年)十月张英与高士其入职南书房。在任职期间,张英还充任过皇太子胤礽的师傅。
1679年,张英升为侍读学士。
1680年四月,康熙以张英“勤慎可嘉”,命吏部从优议叙。张英遂又得授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1681年,张英乞假回乡重新安葬父亲。回乡安葬父亲后,又在家乡龙眠山构筑房屋,居住数载。
1686年初,张英返朝。三月,翰林院掌院学士缺人,康熙认为,“张英为人厚重,不干预外事,补授此缺十分合适。”张英遂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职。闰四月,康熙谕示吏部:“张英和内阁学士徐乾学学问淹通,宜留在朝中办理文章之事,嗣后不要将他们列为巡抚人选。”。九月,张英与侍读学士德格勒撰写起居注失误,被吏部题革职降级,康熙帝从宽处理。数月后,康熙帝命内阁学士李光地接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张英改任兵部右侍郎。
1687年正月,张英和内阁学士韩菼奏进纂成《孝经衍义》。六月,张英调任礼部右侍郎。李光地此时离职回乡省亲,康熙又命张英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九月张英转任礼部左侍郎,仍兼翰林院掌院学士衔,又兼管詹事府詹事事务。
1689年张英升任工部尚书,仍兼管詹事府。
1690年六月,张英奉旨兼管詹事府外再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七月,张英调任礼部尚书,仍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担任礼部尚书三个月后,康熙斥一等公佟国纲所写的祭文为“极为悖谬“,张英则因未能详审祭文而被免去了礼部尚书职务。后来,张英因教习庶吉士不严有曾被连降三级。
1692年十月,康熙恢复了张英礼部尚书的职务,命其仍兼管翰林院、詹事府。康熙还先后让张英充任纂修《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
1697年三月,张英受命充任了会试正考官。七月,张英以年老上疏辞去了兼管翰林院、詹事府事务。
1699年,康熙将张英提拔至相位,任命其为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张英以衰病再次乞休致,被允准以原官致仕。
1708(康熙四十七年农历九月十七)年,张英在家中病逝,享年72岁。
家族成员
曾祖父:张淳
祖父:张士维
父亲:张秉彝
母亲:吴氏,麻溪吴应耀之女
妻子:姚氏,同里文儒姚孙森幼女,著有《含章阁诗》
子:张廷瓒,张廷玉,张廷璐,张廷王綦,张廷瑗,张廷瓘
女:长女,次女名不详,三女张令仪
轶事典故
六尺巷
清代康熙年间,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时间又久远,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又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张英收书后批诗一首云:“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豁然开朗,退让了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节俭济贫
张英60岁大寿时,他的夫人计划专门雇一个戏班子唱一场”堂会“,并设宴款待那些前来贺寿的亲朋好友。张英得知后,坚决不同意他劝说夫人放弃这一计划,并用这笔钱做成了100件丝绵衣裤,施舍给行走在路上的穷人们。
著作
《笃素堂诗集》、《笃素堂文集》、《笃素堂杂著》、《存诚堂诗集》、《南巡扈从纪略》、《易经衷论》、《书经衷论》、《四库著录》、《聪训斋语》、《恒产琐言》等。
文学形象
《大清首辅张廷玉》提及张英从政齐家的故事
栏目最新
- 1 王湛简介_西晋汝南内史王湛个人资料
- 2 钟琰简介_王浑之妻钟琰个人资料
- 3 王浑简介_西晋名臣,太原王氏王浑个人资料
- 4 庐陵公主简介_晋明帝女庐陵公主个人资料
- 5 刘惔简介_东晋大臣、清谈家刘惔个人资料
- 6 薛万彻简介_隋末唐初名将薛万彻_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夫
- 7 薛媛简介_唐代女画家薛媛个人资料
- 8 陈玉兰简介_唐代女诗人陈玉兰个人资料
- 9 葛鸦儿简介_唐朝女诗人葛鸦儿个人资料
- 10 金尚简介_三国金尚金尚个人资料
- 11 王浑简介_曹魏凉州刺史王浑个人资料
- 12 斛律光简介_北魏到北齐时期名将、军事家斛律光个人资料
- 13 魏文帝曹丕简介_魏朝开国皇帝_曹丕个人资料
- 14 赤眉军首领樊崇简介_西汉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领袖樊崇个人资料
- 15 子产简介_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子产个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