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的顾命大臣往往下场不好呢?
|
网络分享
为什么顾命大臣普遍没有好下场?
古代的顾命大臣之所以下场不好,主要是因为没有恪守臣子的本分,再加上半君如半虎,所以最终的结果也并不是很好。
顾命大臣其实就是接受先皇的遗命,然后去辅佐新皇,这就要求一定要承担起对应的责任,到底是什么样的责任呢?主要就是教这位小皇帝变成一代名帝,但是也需要注意,这是培养,是教导,是引导,是规劝,并不能够去帮助小皇帝直接去做决定。
这里其实就是受先皇的命令,而并不是太上皇。作为一个臣子,本身也就需要恪守本分,并不是因为自己权力变大就直接把小皇帝完全不放在眼中,否则皇帝现在没有跟你计较,等到皇帝逐渐长大之后,必然就可能会秋后算账。恪守本分,这一句话说起来非常的容易,但是在做的时候就很难,毕竟在如此巨大的权力面前,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克制自己呢。
由此可见,要想靠一片忠心去辅佐小皇帝,本身就是非常不现实的,到底怎么样才能够有效保障这一些年幼的君主长大呢,首先就应该选择分权力,只有拥有绝对的权利才可以有效滋生腐败。选择分权利就能够有效起到一个相互牵制的效果,并不至于会让人得意忘形,这就能够真正起到长治久安的效果,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制度,也没有一些比较完美的手段,最安全的决策,也并不是憧憬未来,而是要做好一些预防措施。
也有一些人会觉得能够辅佐皇帝的一般都是太后,宗亲,外戚或者权臣,可是真的能够受到后世敬仰的并不是很多,这绝对是乐观过头的一种想法,所以还是选择收一收吧,这简直会让大家觉得有一些笑话。要知道大部分的结果都不是很好。
栏目最新
- 1 乙弗皇后最后的结局怎么样?被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 2 阴丽华是什么出身?她为何能如此得宠?
- 3 虞姬陪伴项羽那么多年 两人为何始终没有孩子
- 4 诸葛亮北伐时为何总出现粮食不够
- 5 李世民登基之后,李建成的那些旧部是什么样结局?
- 6 刘备三顾茅庐只为了一个诸葛亮吗 背后还有什么目的存在
- 7 刘子业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 8 乾隆退休后还做了三年太上皇 乾隆都做了哪些事情
- 9 商鞅作为秦国最大的功臣 商鞅最后为何落到被车裂的下场
- 10 武则天和李世民12年都没有孩子 跟李治为何却有6个子女
- 11 西晋灭亡之后 司马家族的下场到底有多惨
- 12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愿意过乌江
- 13 项羽自刎后虞姬也跟着殉情了吗
- 14 关羽为什么说赵云是自家兄弟
- 15 和珅知道嘉庆帝会清算自己吗?为什么没有选择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