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提出了议和,为何明朝选择了拒绝呢?
|
网络分享
皇太极提出了议和明朝选择拒绝
皇太极提出了议和明朝选择拒绝,这无非就是一个无奈的做法,确实还是要面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果接受这确实很打脸。
可如果从审时度势这一个角度来看明朝,应该是选择同意议和,因为这就能够有效从泥潭中拔出腿来,也可以集中所有的力量去解决农民起义,还有平定中原的起义。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之后,必然就能够有效提升个人的实力,在此时就能够有效展开反击,那么为什么最终并没有同意呢?
说到明朝,其实大家的脑海中全部都会浮现一句话,上面会写着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这里我们也会觉得这确实有着让人佩服的骨气,但是过于的死心眼同样也会成为一种束缚。相信崇祯在一时之间也不可能会放下自己的心理包袱,其实崇祯并不是不想答应,只是不能够自己答应,拉不下这个老脸。
崇祯最希望的就是所有的大臣全部跪地请求,让自己选择同意议和,然后他就可以无奈的选择议和。但是在明朝我们也会发现很多的大臣确实也是非常有骨气的,怎么也不愿意接受,认为这是一种屈辱的做法,或许在大臣中也有一些是认同的,但是根本就不会有人说出来,因为一旦说出来之后,也就意味着自己真的是一点骨气都没有。
再说自己在说出来之后,崇祯到底心中是什么样的想法,如果崇祯不认可,那么会不会直接就砍下自己的脑袋呢?就这样也就会形成一种僵局,没有办法,从这根本就不想要在表面上直接提出,但是又不得不选择接受。最终在拒绝之后,也导致明朝倒退了很多年,如果能够直接选择接受,也不至于会如此。
栏目最新
- 1 乙弗皇后最后的结局怎么样?被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 2 阴丽华是什么出身?她为何能如此得宠?
- 3 虞姬陪伴项羽那么多年 两人为何始终没有孩子
- 4 诸葛亮北伐时为何总出现粮食不够
- 5 李世民登基之后,李建成的那些旧部是什么样结局?
- 6 刘备三顾茅庐只为了一个诸葛亮吗 背后还有什么目的存在
- 7 刘子业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 8 乾隆退休后还做了三年太上皇 乾隆都做了哪些事情
- 9 商鞅作为秦国最大的功臣 商鞅最后为何落到被车裂的下场
- 10 武则天和李世民12年都没有孩子 跟李治为何却有6个子女
- 11 西晋灭亡之后 司马家族的下场到底有多惨
- 12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愿意过乌江
- 13 项羽自刎后虞姬也跟着殉情了吗
- 14 关羽为什么说赵云是自家兄弟
- 15 和珅知道嘉庆帝会清算自己吗?为什么没有选择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