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还要抢着去争夺皇位
|
网络分享
第1个原因是太子和皇上之间的权利矛盾、第二是太子的功劳不大、第三是太子的能力较差。成为太子这并非保证万无一失,历史上有无数的太子都会被废掉,被别人取代,因此如若自身的实力被其他的人超越,自然会有人想要取而代之。
太子和皇上之间的权利矛盾
在普天之下皇上最大,但太子则属于未来的权利中心。如果皇上年富力强,身强力壮,自然拥有着比较稳固的权力中心,但如果皇帝能力弱,身体衰败,大成为了有效巩固自己的位置,会把所有的一切注意力放到未来的皇上身上。就算皇帝的身体比较不错,有一些大臣因为没有机会接近皇上,自然转而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太子的身上,慢慢地会形成皇权和太子权力的矛盾。
太子的功劳不大
作为皇上要想一视同仁,有一定的难度,必须要尽快的培养他们,然后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大部分情况下,太子有着较大的优势性,但太子都会留在核心部位,意味着没有办法上前线打仗,这很容易导致其他的儿子功高震主。其中典型的例子必然是李世民,李渊虽然已经立下太子,但李世民长时间的打拼天下,所拥有的功劳超过太子李建成,这才造成了后期的玄武门事变。
太子能力不足
作为太子已经具备继承皇位的资格,甚至在后期能够有机会成为皇帝,但有一部分的太子自身能力并不是很出色,会导致身边的一些皇子有着不一样的想法。司马衷是一个人尽皆知的白痴,能力差到了极致,有无数的王爷想要取而代之,爆发八王之乱。再比如当年的李承乾,在成为太子期间被无数的老师指责,因此弟弟有了想要取代的想法,一直都在李世民以及李承乾两人之间挑拨是非,这才导致李承乾上当。
栏目最新
- 1 乙弗皇后最后的结局怎么样?被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 2 阴丽华是什么出身?她为何能如此得宠?
- 3 虞姬陪伴项羽那么多年 两人为何始终没有孩子
- 4 诸葛亮北伐时为何总出现粮食不够
- 5 李世民登基之后,李建成的那些旧部是什么样结局?
- 6 刘备三顾茅庐只为了一个诸葛亮吗 背后还有什么目的存在
- 7 刘子业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 8 乾隆退休后还做了三年太上皇 乾隆都做了哪些事情
- 9 商鞅作为秦国最大的功臣 商鞅最后为何落到被车裂的下场
- 10 武则天和李世民12年都没有孩子 跟李治为何却有6个子女
- 11 西晋灭亡之后 司马家族的下场到底有多惨
- 12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愿意过乌江
- 13 项羽自刎后虞姬也跟着殉情了吗
- 14 关羽为什么说赵云是自家兄弟
- 15 和珅知道嘉庆帝会清算自己吗?为什么没有选择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