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的农民很少去开垦荒地呢?
|
网络分享
古代荒地很多穷人为何不自己开垦荒地
古代的农民很少会选择开垦荒地是因为开荒需要成本,而自己根本就无力承担,比如种地应该准备种子,还需要一年的口粮,还需要除草,还需要施肥。
中国是一个地形相当复杂的国家,会有丘陵,会有高原,会有山地,会有岩碱地,这些比较恶劣的地区一般是不可以种植的。在中国仅仅只有几个平原地区,可以拥有一些数量非常不错的粮食,比如说江南地区,华北平原,四川盆地,东北地区还有长江流域等等。很多地方就是因为开发的时间比较早,在经过长时间的种植之后,土地根本就不能够种植,这里已经变成了熟地。
还有一种土地其实就是无人耕种过的土地,因为没有种植过,所以这里就是一个不可知的土地,很难知道是否可以进行种植。按照正常的规律,有无数的人都不会选择去开垦荒地,因为农民没有办法赚到便宜,如果自己选择种植投入了很多的成本,却发现根本就没有粮食,这就意味着自己一整年付出的努力全部的浪费。正是因为种地有着很高的成本,农民才并不会选择去开垦荒地,究其原因是农民没有资本没有土地,就算有土地也没有本钱去开垦荒地,还不如选择来到地主家干活,毕竟地主家还可以让自己吃上饭。
中国古代农民在地方上本身就会受到地主的压迫,地主就等同于农村的一种势力,农民基本上都没有什么上升的机会,唯一的机会可能就是天下大乱。所以对于这些底层人来说,基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希望,这也是为什么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往往都会伴随着土地分封,因为只有地主才能够真正的享受利益分配,才能够拥有着比较好的效果。在地方上地主基本上都会有粮仓,也会拥有着很好的资源,贫农的家庭基本上经济条件很差,如果遇到灾害年也必须要向地主借粮食。
下一篇:刘备身份为什么遭受到怀疑
栏目最新
- 1 乙弗皇后最后的结局怎么样?被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 2 阴丽华是什么出身?她为何能如此得宠?
- 3 虞姬陪伴项羽那么多年 两人为何始终没有孩子
- 4 诸葛亮北伐时为何总出现粮食不够
- 5 李世民登基之后,李建成的那些旧部是什么样结局?
- 6 刘备三顾茅庐只为了一个诸葛亮吗 背后还有什么目的存在
- 7 刘子业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 8 乾隆退休后还做了三年太上皇 乾隆都做了哪些事情
- 9 商鞅作为秦国最大的功臣 商鞅最后为何落到被车裂的下场
- 10 武则天和李世民12年都没有孩子 跟李治为何却有6个子女
- 11 西晋灭亡之后 司马家族的下场到底有多惨
- 12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愿意过乌江
- 13 项羽自刎后虞姬也跟着殉情了吗
- 14 关羽为什么说赵云是自家兄弟
- 15 和珅知道嘉庆帝会清算自己吗?为什么没有选择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