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一板

一鼓一板

|

“一鼓一板”的解释

成语拼音: [yī gǔ yī bǎn]  

成语解释: 鼓、板都是演唱时用以调和节奏的,两者不可分离,因以喻互相帮衬。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公子身边最讲得话、像心称意的,有两个门客……大小事多要串通得这两个,方才弄得成。这两个一鼓一板,只要公子出脱得些,大家有味。”

成语例句: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一皷一板

英文翻译: One drum, one board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一鼓一板”单字解释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表示专一:~心~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手~。花~。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4.用风箱等扇(风):~风。5.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6.凸起;胀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起来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口袋装得~~的。8.姓。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表示专一:~心~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1.片状的较硬的物体:木~。钢~。玻璃~。2.专指店铺的门板:铺子都上~儿了。3.黑板:~报。~书。4.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檀~。5.(~儿)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快~儿。慢~。走~。参看〖板眼〗。6.呆板:他们都那样活泼,显得我太~了。7.硬得像板子似的:地~了,锄不下去。8.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他~着脸不睬人。9.见〖老板〗。  


“一鼓一板”相关成语


上一篇:因公行私

下一篇:衣冠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