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备不虞

以备不虞

|

“以备不虞”的解释

成语拼音: [yǐ bèi bù yú]  

成语解释: 不虞:意料不到的。事先做好准备,以防没有料到的事发生

成语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学·浚池》:“旱年蓄水以资灌溉,水年藏水以备不虞,深者养鱼为利,浅者种荷为利。”

成语例句: 清·许奉恩《里乘》第二卷:“妃雪寄金刀二柄,付毓仙藏之,以备不虞。”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结构类型: 动宾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以备不虞

英文翻译: In case of danger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以备不虞”单字解释


:1.用;拿:~少胜多。晓之~理。赠~鲜花。2.依;按照:~次。~音序排列。3.因:何~知之?。不~人废言。4.表示目的:~广视听。~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前。~上。三日~后。县级~上。长江~南。五千~内。二十岁~下。  

:1.具备;具有:德才兼~。2.准备:~用。~足原料。~而不用。3.防备:防旱~荒。攻其不~。以~不时之需。4.设备(包括人力物力):军~。装~。5.表示完全:艰苦~尝。关怀~至。~受欢迎。6.姓。  

:[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1.猜测;预料:不~。2.忧虑:兴修水利,水旱无~。无冻馁之~。3.欺骗:尔~我诈。4.传说中的朝代名,舜所建。5.周朝国名,在今山西平陆东北。6.姓。  


“以备不虞”的近义词


以备万一

“以备不虞”造句


敕有司移箕山、公路二府于仓内,仍令筑城以备不虞。

一众乞丐互相使个眼色,不约而同伸手探怀,以备不虞。

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

往年国家大破蠕蠕,马力有余,南贼震惧,常恐轻兵奄至,卧不安席,故先声动众,以备不虞,非敢先发。

据《四民月令》记载,为了防止本地农民于春黄不接和寒冻将临之际抢粮,地主们让依附农民二月“顺阳习射,以备不虞”。

所以吴起说“古之明王,必谨君臣之礼,饰上下之仪,安集吏民,顺俗而教,简募良材,以备不虞。

外强中干,天下焉能不乱乎?将军积蓄兵力,未雨绸缪,乃高明之举也!向日黄巾方乱之时,糜竺也曾数度劝说陶恭祖,愿以家资相助,让其招兵买马,以备不虞。


“以备不虞”相关成语


上一篇:衣不蔽体

下一篇:衣不重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