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家之光

邦家之光

|

“邦家之光”的解释

成语拼音: [bāng jiā zhī guāng]  

成语解释: 邦:诸侯国;家:大夫的封地。指国家的光荣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成语例句:

是否常用: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主语、宾语;指国家的光荣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邦家之光

英文翻译: The light of the nation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邦家之光”单字解释


:1.国:~交。友~。邻~。2.姓。  

:[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这儿就是我的~。我的~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渔~。船~。东~。行(háng)~。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画~。政治~。科学~。艺术~。社会活动~。6.学术流派:儒~。法~。百~争鸣。一~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下~。公~。两~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畜。~禽。~兔。~鸽。~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孩子~。姑娘~。学生~。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老三~。[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1.往:由京~沪。君将何~?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2.景物:风~。春~明媚。3.光彩;荣誉:为国增~。4.比喻好处:沾~。叨~。借~。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临。~顾。6.光大;使显耀:~前裕后。~宗耀祖。7.明亮:~明。~泽。8.光滑;光溜:磨~。这种纸很~。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用~。把敌人消灭~。10.姓。  


“邦家之光”造句


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樂只君子,邦家之光;樂只君子,萬壽無疆。

“我邦家之光已去,此帖由张丛碧。

画像上方题有“邦家之光”四个字,题词者是当年的宜良县县长王丕。

几块匾原来都在最老的五云楼挂着,一块“世德书香”拿到承启楼去了,后厅还有两块,“兄弟选魁”分给了承启楼,“邦家之光”分给世泽楼。

但韩琦诚如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所言,“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邦家之光”相关成语


上一篇:剥极则复

下一篇:不教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