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绝之能

踔绝之能

|

“踔绝之能”的解释

成语拼音: [chuō jué zhī néng]  

成语解释: 踔绝:高超。高超的本领、才能。

成语出处: 《汉书·孔光传》:“非有踔绝之能,不相逾越。”

成语例句: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主语、宾语;指人的才能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踔絶之能

英文翻译: Extraordinary ability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踔绝之能”单字解释


:1.跳跃:趻~。2.超越。3.疾行。  

:1.断:隔~。络绎不~。2.穷尽;净尽;没有出路的:~望。弹尽粮~。~境。3.副词。1.极:~大多数。~妙。2.全然;绝对:~无其事。4.独一无二的:~技。5.气息中止;死亡:气~。悲痛欲~。6.绝句:七~。  

:1.往:由京~沪。君将何~?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néng]1.能力;才干:技~。~耐。无~之辈。2.能量的简称。3.有能力的:~人。~手。~者多劳。这几个人就数他~。4.a)“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会”表示学得某种本领。初次学会某种动作用“会”,恢复某种能力用“能”:小弟弟会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具备某种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会”:能写会算。达到某种效率,用“能”,不用“会”:她一分钟能打一百五十个字。b)名词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话只用“会”:能诗善画。会英文。会象棋。c)跟“不…不”组成双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须,“不会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来啊!。他不会不来的。在疑问或揣测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会)不答应吧?d)对于尚未实现的自然现象的推测,用“能(够)”,不用“可(以)”:这雨能下长么?e)用在跟某些动词结合表示被动的可能性时,用“可”,不用“能”:我们是不可战胜的。[nài]1.同“耐”。2.姓。  


“踔绝之能”相关成语


上一篇:寸积铢累

下一篇:炊臼之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