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处着眼

大处着眼

|

“大处着眼”的解释

成语拼音: [dà chù zhuó yǎn]  

成语解释: 着眼:观察。指从整体;长远或大的方面观察;考虑。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只感念姑娘救了自己的儿子,延了安家的宗祀,大处着眼,便不忍吹求到此。”

成语例句: 嘁嘁嚓嚓,招生是非,搬弄口舌,决不在大处着眼。(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偏正式;作谓语;常与小处着手连用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着,不能读作“zhāo”。

繁体字形: 大處着眼

英文翻译: pay attention to important points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大处着眼”单字解释


:[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6.敬辞:~作。~名。~手笔。7.时间更远:~前年。8.〔~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dài]1.〔~夫〕医生(“夫”读轻声)。2.〔~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通“太”。2.古通“泰”。  

:[chǔ]1.居住:穴居野~。2.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得来。~不来。他的脾气好,挺容易~。3.置身在(某地、某种情况等):地~闹市。~变不惊。设身~地。我们工厂正~在发展、完善的阶段。4.处置;办理:论~。~理。5.处罚:~治。惩~。~以徒刑。6.姓。[chù]1.地方:住~。心灵深~。大~着眼,小~着手。2.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一般比局低,比科高),也指某些机关:科研~。总务~。办事~。联络~。  

:[zhe]1.表示动作的持续:他打~红旗在前面走。他们正谈~话呢。2.表示状态的持续:大门敞~。茶几上放~一瓶花。3.用在动词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后面,加强命令或嘱咐的语气:你听~。步子大~点儿。快~点儿写。手可要轻~点儿。4.加在某些动词后面,使变成介词:顺~。沿~。朝~。照~。为~。[zhuó]1.穿(衣):穿~。吃~不尽。2.接触;挨上:附~。~陆。不~边际。3.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着在别的物体上:~笔。~眼。~手。~色。~墨。不~痕迹。4.着落:寻找无~。5.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即施行。[zháo]1.接触;挨上:上不~天,下不~地。2.感受;受到:~风。~凉。3.燃烧,也指灯发光(跟“灭”相对):炉子~得很旺。天黑了,路灯都~了。4.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睡~了。打~了。猜~了。5.入睡:一上床就~了。[zhāo]1.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叫一着:高~儿。支~儿。2.同“招3”4.放;搁进去:~点儿盐。5.用于应答,表示同意:这话~哇!。~,咱们就这么办!  

: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炮~。拿针扎一个~儿。3.(~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6.用于井、窑洞:一~井。一~旧窑洞。  


“大处着眼”的反义词


小处着手 斤斤计较

“大处着眼”的近义词


大处落墨

“大处着眼”造句


若想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就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点滴做起。

凡事皆有利弊,只要懂得权衡之道,往大处着眼,枯石朽木也能入药;凡人皆有长短,只要懂得用人之道,取彼之所长,破铜烂铁也能成钢。

宁可千日不松无事,不可一日不防酿祸。抓基础从大处着眼,防隐患从小处着手。

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大处着眼。

抓基础从大处着眼,防隐患从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身体力行,反腐倡廉成就大业;从小事入手,防微杜渐,廉洁自律修养小我。

“既大处着眼、登高望远,又小处着手、积微成着”。

一事当前,不能打小算盘,而应先从大处着眼。

我们观察处理问题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遇事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相关成语


上一篇:东床之选

下一篇:大处着眼,小处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