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衅而动

观衅而动

|

“观衅而动”的解释

成语拼音: [guān xìn ér dòng]  

成语解释: 衅:缝隙,裂痕。瞄准敌人的空隙进行进攻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随武子曰:‘善。会闻用师,观衅而动。’”

成语例句: 《辽史·太宗记》:“未可轻举,观衅而动可也。”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觀衅而動

英文翻译: Watch the quarrel and move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观衅而动”单字解释


:[guān]1.看:~看。走马~花。坐井~天。2.景象或样子:奇~。改~。3.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乐~。悲~。世界~。[guàn]1.道教的庙宇:道~。白云~。2.(Guàn)姓。  

:1.嫌隙;争端:寻~。挑~。2.古代用牲畜的血涂器物的缝隙:~钟。~鼓。  

: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艰巨的任务。战~胜之。取~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不烈,清~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畏惧~退却~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再,再~三。由秋~冬。由南~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来。挺身~出。为正义~战。因公~死。视情况~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1.(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流~。风吹草~。你坐着别~。2.“働”是“劳动”的“动(動)”的异体字。3.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搬~。挪~。改~。~用。兴师~众。4.使用;使起作用:~笔。~手。~脑筋。5.触动(思想感情):~心。~怒。~了公愤。6.感动:~人。不为亲情所~。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这病不宜~荤腥。他向来不~酒。8.动不动;常常:~辄得咎。影片一经上演,观众~以万计。  


“观衅而动”的近义词


伺机而动 观衅伺隙

“观衅而动”相关成语


上一篇:孤形吊影

下一篇:攻心扼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