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于成例

格于成例

|

“格于成例”的解释

成语拼音: [gé yú chéng lì]  

成语解释: 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表示不能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内中只有安公子此时不但自知旗人格于成例,向来没个点鼎甲的,便是他在前十名也早密密的得了信儿了。”

成语例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内中只有安公子此时自知旗人格于成例,向来没有个点鼎甲的。”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结构类型: 动宾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格于成例

英文翻译: Be unconventional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格于成例”单字解释


:[gé]1.格子:方~纸。把字写在~儿里。四~儿的书架。2.规格;格式:品~。~律。合~。别具一~。3.品质;风度:人~。风~。性~。4.阻碍;限制:~于成例。5.某些语言中名词(有的包括代词、形容词)的语法范畴,用词尾变化来表示它和别的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例如俄语的名词、代词、形容词都有六个格。6.姓。7.推究:~物。8.打:~斗。~杀。[gē]形容某些碰击、断裂声:~~。~登。  

:1.a)在:她生~1949年。来信已~日前收到。黄河发源~青海。b)向:问道~盲。告慰~知己。求救~人。c)给:嫁祸~人。献身~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祖国。有益~人民。形势~我们有利。e)自;从:青出~蓝。出~自愿。f)表示比较:大~。少~。高~。低~。g)表示被动:见笑~大方之家。2.后缀。a)动词后缀:合~。属~。在~。至~。b)形容词后缀:勇~负责。善~调度。易~了解。难~实行。“於”3.姓。  

: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事情~了。2.成全:~人之美。玉~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钢。雪化~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一事无~。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虫。~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规。~见。~例。~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批生产。~千~万。~年累月。水果~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  

:1.用来说明情况的或可作依据的事物:举~。援~。2.规则:条~。3.按条例规定的;照成规进行的:~会。~行公事。  


“格于成例”相关成语


上一篇:贯鱼成次

下一篇:孤雁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