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僿不文

横僿不文

|

“横僿不文”的解释

成语拼音: [héng sāi bù wén]  

成语解释: 粗鄙没有文化。

成语出处: 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十三章:“当太平之世,地地相等,无有都会、乡邑之殊……无据乱世,学校全聚京都,而乡邑则皆横僿不文之俗。”

成语例句:

是否常用: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没文化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横横不文

英文翻译: He is not a writer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横僿不文”单字解释


:[héng]1.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直”相对):~额。~梁。2.地理上东西向的(跟“纵1”相对):黄河~贯本省。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1”相对):~队。墙上~着写着几个大字。4.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垂直的(跟“竖、直、纵1”相对):~剖面。人行~道。~着切一刀。5.使物体成横向:把扁担~过来。6.纵横杂乱:~生。~流。血肉~飞。7.与“横”(hèng)8.义相近,但只用于成语或文言词中。9.汉字的笔画,平着由左向右,形状是“一”。10.横竖;反正:我~不那么办!。事情是你干的,我~没过问。11.姓。[hèng]不吉利的;意外的:~事。~祸。  

:1.不诚恳。2.质朴;粗鄙。  

:[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英~。2.文章:散~。议论~。3.文言:半~半白。4.指文科:~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职。~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弱。~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双颊。10.文饰;掩饰:~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不值。  


“横僿不文”相关成语


上一篇:化日光天

下一篇:虎视耽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