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着

见微知着

|

“见微知着”的解释

成语拼音: [jiàn wēi zhī zhù]  

成语解释: 微:微小;着:明显。见到事情的一些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成语出处: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成语例句: 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弭兵》:“上揆天道,下察民情,酌古准今,见微知着。”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感情褒贬:

成语词性: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事物的苗头推断发展趋势

结构类型: 连动式成语

形成年代: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见微知着

英文翻译: See and know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见微知着”单字解释


:[jiàn]1.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风。~习。3.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5.会晤:会~。接~。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现”,出现,显露。2.古同“现”,现存。  

:1.细小;轻微:细~。~风。谨小慎~。相差甚~。2.(某些计量单位的)百万分之一:~米。~安。~法。3.衰落:衰~。4.精深奥妙:~妙。~言大义。5.稍微;略微:~感不适。面色~红。  

:[zhī]1.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2.使知道:通~。~照。3.学识,学问:~识,求~。无~。4.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彼此了解:相~。~音。~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zhì]古同“智”,智慧。  

:[zhe]1.表示动作的持续:他打~红旗在前面走。他们正谈~话呢。2.表示状态的持续:大门敞~。茶几上放~一瓶花。3.用在动词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后面,加强命令或嘱咐的语气:你听~。步子大~点儿。快~点儿写。手可要轻~点儿。4.加在某些动词后面,使变成介词:顺~。沿~。朝~。照~。为~。[zhuó]1.穿(衣):穿~。吃~不尽。2.接触;挨上:附~。~陆。不~边际。3.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着在别的物体上:~笔。~眼。~手。~色。~墨。不~痕迹。4.着落:寻找无~。5.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即施行。[zháo]1.接触;挨上:上不~天,下不~地。2.感受;受到:~风。~凉。3.燃烧,也指灯发光(跟“灭”相对):炉子~得很旺。天黑了,路灯都~了。4.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睡~了。打~了。猜~了。5.入睡:一上床就~了。[zhāo]1.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叫一着:高~儿。支~儿。2.同“招3”4.放;搁进去:~点儿盐。5.用于应答,表示同意:这话~哇!。~,咱们就这么办!  


“见微知着”的近义词


一叶知秋 原始见终 因小见大 尝鼎一脔

“见微知着”造句


月晕生风础润有雨应见微知着,鼠洞毁屋蚁穴溃堤宜防微杜渐。

“微”字当选年度汉字,自有其理由,微博的“见微知着”、微信的“造微入妙”、微公益的“积微成着”……一个“微”字,让人回味无穷,思绪万端。

见微知着,由小见大,诸如此类,乱七八糟,反正我是生出了很多感慨,想到了很多事情,很多细节,此间与你们回忆一二。

见微知着,青少年是中国的未来,这样的年轻人怎么接班?三是缺乏传承。

变被动为主动,见微知着发现线索,监管的意义,监管部门、监管者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才得以体现。

她呼吁“中央”必须见微知着,透过此次惨重火灾,反思南部整体医疗资源是否已经面临匮乏、城乡间照护资源落差是否过大。

从扁系“五都”市议员选举大胜后的气焰,即可见微知着。

好象别人冤枉你似的,见微知着,韩瑞文,对不起了,我想我们实在无法相处!

尽管影响选举走向的因素有很多,但见微知着,性格、特质各异的配偶们就像一张张用于占卜的“塔罗牌”。

此次台中市立委的“微型选举”可以“见微知着”,由局部看全部,由表象看本质,关键在此。


“见微知着”相关成语


上一篇:积微致著

下一篇:见小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