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枕而卧

安枕而卧

|

“安枕而卧”的解释

成语拼音: [ān zhěn ér wò]  

成语解释: 放好枕头睡大觉。比喻太平无事,不必担忧。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黥英列传》:“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

成语例句: 孔子见疏,必弃鲁国而适他国,君可安枕而卧矣。(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偏正式;作谓语;比喻无忧无虑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安枕而臥

英文翻译: carefree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安枕而卧”单字解释


:1.安定:心神不~。坐不~,立不稳。2.使安定:~民。~神。~邦定国。3.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于现状(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治~。转危为~。5.使有合适的位置:~插。~顿。6.安装;设立:~门窗。~电灯。咱们村上~有线电视了。7.加上:~罪名。~个头衔。8.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9.姓。10.疑问代词。11.问处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在?12.表示反问,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得虎子?。~能若无其事?13.安培的简称。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电流强度就是1安。  

:1.枕头:~套。凉~。2.躺着的时候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其他东西上:~戈待旦。他~着胳膊睡着了。3.姓。  

: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艰巨的任务。战~胜之。取~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不烈,清~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畏惧~退却~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再,再~三。由秋~冬。由南~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来。挺身~出。为正义~战。因公~死。视情况~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1.躺下:仰~。~倒。病得很重,在床上~了三天。2.使婴儿躺下:把小孩儿~在炕上。3.(动物)趴:~牛。鸡~在窝里。4.睡觉用的:~室。~房。~铺。5.指卧铺:硬~。软~。6.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个鸡子儿。  


“安枕而卧”的反义词


水深火热 风口浪尖

“安枕而卧”的近义词


高枕无忧

“安枕而卧”造句


采菱十分清楚,想要在此安枕而卧,首先要收服这个女人,因为在谭府内宅,颐气指使的宋姨太如同统摄六宫的敕封皇后。

东取吴,西取下蔡,归重於越,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事矣。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时话倒是说过一句肺腑之言,‘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

我不是靠你们出力,到不了这个地步,但做皇帝太艰难了,实在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晚上都不敢安枕而卧啊!

下午和康掌柜一起喝了两斤陈年竹叶青,路遇艰难险阻,倒没什么太大反应,此时安枕而卧,却觉得口干舌焦,浑身燥热。


“安枕而卧”相关成语


上一篇:安坐待毙

下一篇:笔饱墨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