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加诸人

己所不欲,勿加诸人

|

“己所不欲,勿加诸人”的解释

成语拼音: [jǐ suǒ bù yù,wù jiā zhū rén]  

成语解释: 欲:想要,希望;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成语出处: 战国·鲁·尸佼《尸子》上卷:“恕者,以身为度者也。己所不欲,勿加诸人。”

成语例句: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定语、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结构类型: 复句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己所不欲,勿加诸人

英文翻译: Don't impose on others what you don't want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己所不欲,勿加诸人”单字解释


:1.自己:知~知彼。舍~为人。严于律~。2.天干的第六位。见〖干支〗。3.姓。  

:1.处所:场~。住~。各得其~。2.明代驻兵的地点,大的叫千户所,小的叫百户所(后来只用于地名):海阳~(在山东)。前~(在浙江)。后~(在山西)。沙后~(在辽宁)。3.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研究~。派出~。诊疗~。指挥~。招待~。4.a)用于房屋:这~房子。b)用于学校等:一~医院。两~学校。5.姓。6.跟“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为人~笑。看问题片面,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7.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表示中心词是受事:我~认识的人。大家~提的意见。8.用在“是…的”中的名词、代词和动词之间,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全国的形势,是同志们~关心的。9.用在动词前面,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各尽~能。闻~未闻。  

:[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1.欲望:食~。求知~。2.想要;希望:~言又止。从心所~。3.需要:胆~大而心~细。4.将要:摇摇~坠。山雨~来风满楼。  

: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不要”:切~上当。请~入内。  

: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二~三等于五。功上~功。2.使数量比原来大或程度比原来高;增加:~大。~强。~快。~速。~多。~急。~了一个人。3.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符号。~注解。4.“加”跟“加以”用法不同之点是“加”多用在单音节状语之后。5.姓。  

:1.众;许多:~位。~君。~侯。~子百家。2.姓。3.“之于(於)”或“之乎”的合音:付~实施(=之于)。数易其稿,而后公~社会(=之于)。有~(=之乎)?  

: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2.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4.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5.别人:~云亦云。待~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送到医院~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9.(Rén)姓。  


“己所不欲,勿加诸人”的近义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加诸人”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