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壮曲老

直壮曲老

|

“直壮曲老”的解释

成语拼音: [zhí zhuàng qū lǎo]  

成语解释: 老:引申为衰,气馁。理直气壮,理曲气馁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之乎?”

成语例句:

是否常用: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直壮曲老

英文翻译: Zhizhuang Qulao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直壮曲老”单字解释


:1.成直线的(跟“曲”相对):笔~。马路又平又~。你把铁丝拉~。2.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升机。把标杆立~。3.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相对):~行的文字。屋子很大,~里有两丈,横里有四丈。4.挺直;使笔直:~起腰来。5.公正的;正义的:正~。理~气壮。6.直爽;直截:~性子。心~口快。~呼其名。他嘴~,藏不住话。7.汉字的笔画,即“竖1”8.一直;径直;直接:~达。~到。~哭了一天。~朝村口走去。9.一个劲儿;不断地:他看着我~笑。我冷得~哆嗦。10.姓。  

:1.强壮:健~。身体~。年轻力~。2.雄壮;大:~观。~志。理直气~。3.加强;使壮大:以~声势。~~胆子。4.中医艾灸,一灼叫一壮。5.姓。6.壮族。原作僮。  

:[qǔ]1.一种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2.(~儿)歌曲:~调。戏~。小~儿。高歌一~。3.歌谱:《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作的~。[qū]1.弯曲(跟“直”相对):~线。~尺。弯腰~背。山回水~。~径通幽。2.使弯曲:~肱而枕(肱:胳膊)。~突徙薪。3.弯曲的地方:河~。4.不公正;无理:是非~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多为麦子、麸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块状物,用来酿酒或制酱。  

: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人。~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敬~院。扶~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手。~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厂。~朋友。~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了。7.陈旧:~脑筋。~机器。这所房子太~了。8.原来的:~脾气。~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了。青菜不要炒得太~。12.姓。  


“直壮曲老”相关成语


上一篇:坐知千里

下一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