鸮鸣鼠暴

鸮鸣鼠暴

|

“鸮鸣鼠暴”的解释

成语拼音: [zhāng míng shǔ bào]  

成语解释: 鸮鸟鸣叫,老鼠肆暴。比喻恶人气焰嚣张。

成语出处: 明·夏完淳《周公论》:“鸮鸣鼠暴,竟为酷祸,所谓犹豫之失也。”

成语例句:

是否常用: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鸮鳴鼠暴

英文翻译: Owl and mouse storm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鸮鸣鼠暴”单字解释


:见〔鸱鸮〕  

:1.(鸟兽或昆虫)叫:鸟~。蝉~。虫~。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耳~。雷~。自~钟。孤掌难~。礼炮齐~。~鼓。~锣开道。3.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谢。~冤。~不平。百家争~。4.姓。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一般身体小,尾巴长,门齿很发达,没有犬齿,毛褐色或黑色,繁殖力很强,有的能传播鼠疫。通称老鼠,有的地区叫耗子。  

:[bào]1.突然而且猛烈:~雨。~病。~怒。~饮~食。2.凶狠;残酷:~徒。~行。3.急躁:他的脾气很~。4.姓。5.露出来;显露:~露。自~家丑。6.糟蹋:自~自弃。~殄天物。[pù]同“曝”。  


“鸮鸣鼠暴”相关成语


上一篇:杖莫如信

下一篇:枝末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