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的解释

成语拼音: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niè pán]  

成语解释: 佛家称生为“出世”,死为“涅槃”。指死去活来。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成语例句: 曾朴《孽海花》第30回:“张夫人陡受了这意外的顶撞,气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是否常用: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状语;指死去活来

结构类型: 复句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一佛出丗,二佛篞槃

英文翻译: One Buddha is born, two Buddhas are Nirvana

成语故事: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的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单字解释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表示专一:~心~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fó]1.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爷。~像。借花献~。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家。~寺。~老。~经。~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fú]1.〔仿~〕见“仿”。2.古同“拂”,违背,违反。[bì]古同“弼”,辅弼。[bó]古同“勃”,兴起。  

: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来。~去。~门。~国。~院。2.来到:~席。~场。3.超出:~轨。~界。不~三年。4.往外拿:~钱。~布告。~题目。~主意。5.出产;产生:~煤。~木材。我们厂里~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问题。这事儿~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芽儿。~汗。~天花。~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老子》。10.显露:~名。~面。~头。~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饭。这面蒸馒头~数儿。12.支出:~纳。量入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看不~。拿~一张纸。跑~大门。看~问题。做~成绩。  

:1.时代:近~。当~。2.人的一生:一生一~。3.一代传一代的:~医。~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孙。6.世界;社会:举~无双。公之于~。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1.数目。一加一的和。2.序数:一穷~白。3.两样:不~价。  

:[fó]1.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爷。~像。借花献~。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家。~寺。~老。~经。~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fú]1.〔仿~〕见“仿”。2.古同“拂”,违背,违反。[bì]古同“弼”,辅弼。[bó]古同“勃”,兴起。  

:1.可制黑色染料的矾石。2.染黑。  

:1.同“盘”。2.见〔涅槃〕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的近义词


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死去活来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相关成语


上一篇:严父慈母

下一篇:一佛出世,二佛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