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绝

弦歌不绝

|

“弦歌不绝”的解释

成语拼音: [xián gē bù jué]  

成语解释: 弦歌:弦乐;绝:断绝。弹琴唱歌的声音不断。比喻教学活动持续

成语出处: 老舍《赵子曰》:“在举国闹学潮的期间,只有神易大学的师生依然弦歌不绝的修业乐道。”

成语例句:

是否常用: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当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弦歌不绝

英文翻译: Endless string songs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弦歌不绝”单字解释


:1.弓背两端之间的绳状物,用其弹性以发箭:弓~。2.乐器上经过摩擦、振动发声的线。3.钟表等的发条。4.连接圆周上两点的线段。5.中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对着直角的斜边。  

:1.能唱的文辞或歌曲:诗~。民~。2.歌唱:载~载舞。  

:[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1.断:隔~。络绎不~。2.穷尽;净尽;没有出路的:~望。弹尽粮~。~境。3.副词。1.极:~大多数。~妙。2.全然;绝对:~无其事。4.独一无二的:~技。5.气息中止;死亡:气~。悲痛欲~。6.绝句:七~。  


“弦歌不绝”造句


但此时,孔夫子依然每天不断地学习,弦歌不绝,没有一丝毫的埋怨与担忧。

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才得称为;“千年学府”。

孔子在陈讲学达四年之久,“陈蔡之厄”依然弦歌不绝成为千古绝唱。

嵩阳书院兴盛之时,各地学子慕名而来,书声琅琅,弦歌不绝,在周围的佛道寺观之中,自然别有一番韵味。

遥想当年,数以千计的儒生席地而坐,子游盘腿坐在台榭之上,手持角尺,案桌上摆着竹简,浑厚明亮的嗓音回荡在武城上空,悠扬顿挫的弦歌不绝于耳。

千年来,岳麓书院敞开胸怀接纳博学鸿儒,营造探求真理的学术氛围,弦歌不绝,掀起了一个个学术文化交流的高潮。

楚大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76年,历经宋、元、明、清等时势变迁,始终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历时千年、弦歌不绝。


“弦歌不绝”相关成语


上一篇:寻风捉影

下一篇:析圭担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