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温夏凊

冬温夏凊

|

“冬温夏凊”的解释

成语拼音: [dōng wēn xià jìng]  

成语解释: 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辰省。”

成语例句: 一望琼花争怒放。飞越群山,人喜从天降。宫阙常年观白浪,冬温夏凊真佳况。(陈毅《蝶恋花 访问亚洲三国(一)》词)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宾语、补语;指冬暖夏凉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冬温夏凊

英文翻译: keep the parents warm in winter and cool in summer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冬温夏凊”单字解释


:1.冬季:隆~。~耕。~眠。在北京住了两~。2.(Dōng)姓。3.同“咚”。  

:1.不冷不热;暖:~带。~泉。2.温度:体~。高~。低~。3.稍微加热:~一锅水。4.复习:~课。5.性情平和:~和。~柔。6.同“瘟”。  

: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体是农历四月至六月。2.指中国:华~。3.朝代名。1.(约前2070—约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相传为夏后氏部落联盟首领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阳翟(今河南禹县)等地。传到桀,为商汤所灭。2.十六国之一(407—431)。匈奴族赫连勃勃建立。建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东北)。为吐谷浑所灭。3.(1032—1227)。北宋时党项族李元昊(hào)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建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为蒙古所灭。  

:寒冷;凉。  


“冬温夏凊”的近义词


冬温夏清

“冬温夏凊”相关成语


上一篇:断尾雄鸡

下一篇:冬温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