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闷葫芦

打闷葫芦

|

“打闷葫芦”的解释

成语拼音: [dǎ mèn hú lu]  

成语解释: 闷葫芦:比喻难猜解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指猜测令人纳闷的话事事情。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恐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

成语例句: (仙姑》恐泄漏天要,便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闷葫芦。”(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用于口语

结构类型: 动宾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打悶葫蘆

英文翻译: guess sb . 's riddles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打闷葫芦”单字解释


:[dǎ]1.除去:~旁杈。2.舀取:~水。~粥。⑰买:~油。~酒。~车票。⑱捉(禽兽等):~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柴。~草。⑳定出;计算:~草稿。~主意。成本~二百块钱。(21)做;从事:~杂儿。~游击。~埋伏。~前站。(22)做某种游戏:~球。~扑克。~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手势。~哈欠。~嗝儿。~踉跄。~前失。~滚儿。~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官腔。~比喻。~马虎眼。3.从:~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门缝里往外看。~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铅笔。两~毛巾。[英dozen]  

:[mèn]密闭;不透气:~葫芦。~子车。[mēn]1.气压低或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不舒畅的感觉:~热。打开窗户吧,房里太~了。2.使不透气:茶刚泡上,~一会儿再喝。3.不吭声;不声张:~头儿。~声不响。4.声音不响亮:他说话~声~气的。5.在屋里呆着,不到外面去:他整天~在家里看书。  

:1.〔~芦〕a.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像大小两个球连在一起,可以盛酒或供观赏;b.这种植物的果实。2.大蒜的别称。  

:1.芦苇:~花。~根。~席。2.姓。  


“打闷葫芦”相关成语


上一篇:吊民伐罪

下一篇:大命将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