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定国

安邦定国

|

“安邦定国”的解释

成语拼音: [ān bāng dìng guó]  

成语解释: 邦:古代诸侯的封国;后泛指国家。定:使安定。使国家安定、巩固。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衣袄车》第一折:“老将军无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侯。”

成语例句: 荐贤举善是吾心,安邦定国访知音。(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一折)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使国家安定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安,不能读作“àn”。

繁体字形: 安邦定國

英文翻译: bring peace and stability to the country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安邦定国”单字解释


:1.安定:心神不~。坐不~,立不稳。2.使安定:~民。~神。~邦定国。3.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于现状(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治~。转危为~。5.使有合适的位置:~插。~顿。6.安装;设立:~门窗。~电灯。咱们村上~有线电视了。7.加上:~罪名。~个头衔。8.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9.姓。10.疑问代词。11.问处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在?12.表示反问,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得虎子?。~能若无其事?13.安培的简称。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电流强度就是1安。  

:1.国:~交。友~。邻~。2.姓。  

:1.平静;稳定:立~。坐~。心神不~。2.固定;使固定:~影。~睛。手表坏了,表针~住不动了。3.决定;使确定:商~。~计划。开会时间~在明天上午。4.已经确定的;不改变的:~理。~论。~局。5.规定的:~量。~时。~期。6.约定:~酒席。7.必定;一定:~可取得胜利。8.姓。  

:1.国家:~内。祖~。外~。保家卫~。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徽。~旗。~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手。~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产。~术。~画。~药。5.姓。  


“安邦定国”的反义词


暴虐无道 祸国殃民 蠹国害民

“安邦定国”的近义词


安邦治国 定国安邦 抚绥万方 济国安邦

“安邦定国”造句


这人有安邦定国之才。

刘备托孤时候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

他虽然才华横溢,但还不足以安邦定国。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国无宁日,人民渴望有安邦定国的志士出现,挽救民族的危亡。

贞观之治的出现离不开李世民那安邦定国的雄才大略。

孔子之于饮食,既重其在安邦定国上的政治作用,又重其在人格修养上的道德内涵。

说他有安邦定国之志我信,但他却无经天纬地之才。

孔子之于饮食,既重其在安邦定国上的政治作用,又重其在人格修养上的道德内涵,也注意到了它的科学性。

安邦定国需要法治,处理国际关系应以国际法理为保障。安理会的许多合理决定和实践,正成为国际关系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和行动依据。

就算现在翰林院的翰林们向您这样胸怀安邦定国之策,手握安天伟地之才!英俊潇洒,风流调侃,一枝梨花压海棠的人才。


“安邦定国”相关成语


上一篇:按兵不举

下一篇:按步就班